第19部分(第2/4 页)
(以第8师第17团为骨干)、木暮支队(以舟船部队为骨干)占领内湖南岸的八打雁。但滕重支队很早就与在纳苏格布登陆的美军第11空降师遭遇,在塔盖泰高地的争夺战中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到内湖南岸的巴纳哈欧山区。
不久,马尼拉战役打响。横山为了帮助在市区苦苦支撑的日军岩渊部突出包围圈,于2月14日派出6个步兵营向马尼拉东北方向的美军部队背后发动攻击,掩护一部分市区内的日军逃出。
菲律宾首都市内的战火停熄后,美军乘胜尾追“振武集团”的增援部队,开始逼近该集团占据的伊波、安蒂波洛一线阵地。3月5日,美军航空兵、坦克兵和炮兵紧密配合,一举突破了野口兵团守卫的东部高地,严重威胁“振武集团”主阵地的安全。
横山困兽犹斗。于10天后派出7个营从南面、北面对楔入日军阵地的美军发动反击,但因缺少空中支援和重炮火力,仅靠步枪、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日军并没有取得重大战果。
横山节节败退,不得不收缩兵力,最后龟缩到地形更为险峻的普洛山一带。这里森林茂密,道路崎岖,不便于美军重型火炮和坦克部队行动,美军的进攻行动也因此停顿下来。
5月,横山耐不住性子,派9个营主动向安蒂波洛、马里基纳方向出击。当日军的突击队利用夜暗潜入马里基纳的美军阵地,端着刺刀出现在美国大兵面前时,还真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可向安蒂波洛方向反击的日军就不那么走运了,他们在伊波附近同准备发动进攻的美军遭遇。一直躲在深山密林中的日军主动跑出来进入相对平坦的地区,正中美军下怀。很快,拥有大量坦克和火炮的美军不仅击退了只有轻武器的日军部队,而且突破了伊波附近的日军阵地。
此后,虽然美军的进攻速度明显放慢,但另一个更凶恶的敌人——饥饿接踵而至。由于极度缺乏食物,日军士兵无心恋战,横山不得不把部队拆散,分成小股部队,令其悄悄转移到盛产粮食的内湖东部地区,自寻粮草,自求生存。这样,该集团有组织的抵抗就这样结束了。
至5月下旬,整个普洛山阵地落入美军之手。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日军“尚武集团”控制的吕宋岛中北部山区。
txt小说上传分享
扫荡吕宋岛(2)
由山下奉文亲自指挥的这支主力部队人数最多时达万人,它把根据地设在盛产稻米的卡加延河谷地区,西部据点设立在碧瑶西部的山岳地带,东部据点设在巴雷特山隘附近。“尚武集团”直接威胁着中央平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即使不从扫荡日军残部的需要出发,单单从消除其对中央平原威胁的角度,美军也必须尽快消灭掉这个力量很强的对手。
从2月上旬开始,美军加强了对日军重要粮食补给地卡加延河谷的轰炸,随后派兵从东、西两个据点之间插入。
山下奉文发现美军的企图后大吃一惊。假如美国人这次对“尚武集团”防线的中间突破获得成功,将会切断碧瑶与巴雷特山隘之间的联系,阻塞卡加延河谷的运粮通道,整个“尚武集团”长期抵抗的根据地体系便会土崩瓦解。他急忙命令第2坦克师全部出动赶往萨拉克萨克,企图依靠这支装甲部队堵住战线缺口。插着太阳旗的坦克群出现在日军防线上,为节节败退的步兵打了一针强心剂。习惯于在火力和机动力占优势的条件下与日军作战的美国人,一时处于下风,开始向后退去。然而,美军很快就得到新的增援,重新发动了攻势。
双方互有胜负,战线一时呈现胶着状态。
与不断得到后方物资和兵力支援的美军不同,山下奉文心里很清楚,他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兵力可以补充战场损失了,甚至连预备队也用得精光,与力量强大的美军打这种消耗战,自己是支撑不了几天的。为此,他找来第14方面军副参谋长小沼治夫少将,派他去搜罗一切可能派往前线的兵员。小沼走遍了日军的各个单位,把那些航空地勤人员、船舶修理工以及其他所有能拿得动枪的闲散军人都叫到一起,编成一个步兵营,准备在美军突破萨拉克萨克附近阵地时,派他们去堵窟窿。
眼下,萨拉克萨克方向算是顶住了美军的进攻,而山下奉文司令部的住地碧瑶却面临着随时失陷的危险。
美军对碧瑶的进攻主要是沿着罗札里欧通往碧瑶的公路进行的。日军第23师和第58独立混成旅在这个方向精心修筑了防御工事,死死守住了这条在山涧、河谷中蜿蜒盘旋的通道。3月下旬,美军发动的第一次攻击行动在凭借险峻地形顽抗的日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