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有多少战争什么名字 > 第52章 局势不妙

第52章 局势不妙(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幽州,渔阳郡。

朝阳烈烈,万里晴空下,云县官道,人马嘶鸣,旌旗蔽空。

一支三万人的骑兵,拖着长长的人龙,快速行军。

呼呼,北风呼啸,大风裹着漫天尘烟遮蔽了官道,模糊人脸。

“报!”马蹄声急,一队传讯兵策马迅速从官道侧狂奔而过:“报,将军急报”

“急报,后方三十里处,汉军骑兵,正极速向我军追来”

“什么,可恶,他们怎么敢”

军阵前方,烈烈的纛旗下,黄绍面露怒容:“老子好心好意,不顾鲜卑侵扰,待其率军北上,方才从广阳右北郡撤出,就是为了给他们争取时间”

“狗日的刘虞,不去接收城池,难道要看着鲜卑人入城,百姓沦为两脚奴隶,他们才开心吗”

“将军,若不然让白将军撤出来吧,既然自认正统的汉军都不管百姓死活,我等何须顾虑!”

何成也打马来到上前道:“将军,刘虞虽称仁义,但那是对外族而言”

“至于大汉百姓,幽州百姓,不过是他们向上的踏脚石”

“没错!”一旁的刘能亦冷声道:“将军,为了一群贱民,将兄弟们至于险地,不值得”

“且即使我等为百姓虑,汉军与幽州那些民众,也未必会感恩”

“将军,莫要等到汉军,提着兄弟们的头颅”

“够了!”黄绍怒喝一声,脸色阴晴不定。

右北各县城内夏军的兵力已经撤军,只有府城内留了八百战兵,和六千新兵驻守。

抵挡一些贼匪或许可以,但面对正规的幽州军,和鲜卑人便力有不逮。

之所以留白绕坐镇右北,是为了让他镇住一帮字惶惶不安的新兵,同时在城上插旗巡防,让鲜卑人不敢轻举妄动。

只要鲜卑人不攻城,那城内那些百姓,就不会有事。

但现在,夏军主力撤离,刘虞不去接收城池,反而死命的吊着自己,他自诩的仁义呢?

难道真的等到鲜卑肆虐幽州,将辽东的百姓劫掠为奴,他们才甘心吗?

夏军迁民,并没有完全建功,一些偏远的很多州郡和地方县城,还有过半的百姓故土未离。

甚至就连蓟县,这样的大城,依然有世家豪强等坐地虎,笼络百姓,据堡自守。

而偏远的右北郡,辽东、辽西、玄菟、乐浪等这些地方,更是只来得及征召了一些青壮劳役,还有大量百姓存留。

这种情况下,若鲜卑人冲入城中,百姓下场自不必多说。

太史慈带着一众魔鬼骑兵在草原肆虐,鲜卑人内里早就憋着一肚子火,想要制造血腥和杀戮。

刘虞作为幽州长官,地方父母官,甚至一副仁义君子的模样示人

如今却不顾自己好意,一副死缠烂打的模样,实在让黄绍愤恨。

不过在愤恨又能如何,除非黄绍能做到对方那样心有仁义,若不然就只能憋屈。

“也罢!”黄绍长叹一声,目光悠远,眺望东北方苍茫:“让白绕等人撤回来吧,既然汉军不义,就别怪老子不仁”

“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快速行军,午时进驻渔阳”

黄绍最后回望一眼,眸光闪烁,最后又召来一名传讯兵,低声吩咐道:“派人去辽东,告诉公孙瓒”

“老子的人会逐步撤离幽州,撤出辽东,这北地郡县,他若愿意接手,总好过被鲜卑人屠戮”

虽然口中叫嚣着不仁不义,但有些事,终究还是难以下定决心。

他不是李屠夫,没有那种优柔寡断,却又独断专行的魄力

因为他黄绍虽然不是好人,但终究还有些底线,有些坚守

若不然,也不会罔顾贾诩等人的策略,坚持将鲜卑人挡在关外

渔阳东部,三十里外,一支万人规模的骑兵,同样纵马奔驰,这支骑兵跑跑停停,纪律严肃。

步骑两军进退有序,配合默契,相互之间距离始终保持在二十里以内。

为的就是遇到突发情况,能在短时间内相互支援。

这两支队伍,自然是刘虞的幽州军,他们虽然一直紧盯着黄绍的队伍不放,但却没有贸然接近。

夏军的战绩太过彪悍,刘虞等人不得不谨慎行事,哪怕错过一些战机,他们也不会给对方机会。

当初野狐岭一战,凌战所部骑兵,就是因为追的太急,与主力部队脱离,才会被李屠夫抓住机会,一战而灭。

目录
我的钢铁帝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