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天刚蒙蒙亮,远远地看到在一个山坡上,有座挺大的茅草房,卡车从公路拐上山坡,就在草房前停了下来。到了,这就是853农场二分场场部。
“大家想:这就是我们住的地方吧。第二天农场场长来讲话,他拿着一张垦区规划图,指着离场部还有七八里地的一片柞树林说:‘同志们,你们的新家,就在这里。’当天我们就扛起铁镐、铁锹,走到那片柞树林一看:茫茫一片白雪覆盖的荒原。我们都开玩笑说:我们大概是自开天辟地以来,这里的第一批‘人迹’。大家脱下棉袄,有的拿起铁锹,铲除积雪,有的拿起斧锯,进林子伐木。说也奇怪,我们这批拿笔杆子的人,在这片亘古荒原上,第二天就搭起了一座羊马架子,第三天就背着行李,住进了自己亲手盖的‘新房’。羊马架子里面,是笔直地伸开的两排草铺,大家睡在用厚厚的羊草铺的床铺上,有人还高兴地说:‘你们看,这床多松软,比大宾馆里的席梦思床还舒服哩!’”
“向左村”(3)
接下去,陈明告诉丁玲:
五一节刚过,王震部长就去看望‘右派队’的成员。王震站在刚刚搭起的羊马架子前面的荒草甸子上,开头就说:
“同志们,总理让我来看望大家。”王震刚讲完这头一句,陈明的眼睛火辣辣地一下子湿润了。看看周围的人,眼眶都是红红的。“多少时候了,从没有听到有人称呼我们‘同志’。现在中央一位领导同志,一位南征北战的将军,站在我们这些人面前,用他那浓厚的湖南乡音,高声称呼我们‘同志’,当时的激动心情,简直难以描述。”接着,王震部长又重复说:“本来总理要来亲自看望大家的,因为总理正准备出国访问,不能来,让我来看望大家。”王震部长在荒草甸上,一边不停地抽着烟,一边不停地走动,他一眼望见坐在草甸子上的兰钰同志。兰钰在当右派前是通俗出版社社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是新华社西北总分社社长,胡宗南打延安时,他就跟随王震的指挥所行动。王震部长紧皱浓眉,喊兰钰的名字:
“兰钰!”
兰钰低着头,“嗯”了一声。
“你还记得吗?胡宗南打延安,我们睡在一个炕上,吃辣椒炒小米饭……”停了停,王震用深沉而又饱含着一种令人沉思的感情骂道:“他妈的,小字报办得好好的,搞什么大字报!”
接着,他提高嗓门,鼓励大家:“你们到北大荒来,是我找总理要来的。夹着尾巴做人,三年不出头露面,改造好了,你原来写剧本,回去照旧写你的剧本;你原来拉小提琴,回去照旧拉你的小提琴……”他看了看新建的羊马架,又爽朗地问:“一个人右了,怕什么?还可以变左嘛!我替你们这个新居民点取个名字好不好?”
大家齐声回答:“好!”
王震说:“就取名叫‘向左村’。”
陈明一时心潮澎湃,不由得生出了延安时代才有的那种激情,他举起右手,带头高喊:“坚决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陈明对丁玲说:“喊完口号,我还有些担心,自己头上戴着帽子,能不能带头喊口号?”会后,陈明找队长汇报:“我事前没有请示,一时激动,就带头喊起口号来了,有不有错?”
队长笑着拍了一下陈明的肩膀:“错什么。喊得好!”
丁玲听得很入神。王震将军在“向左村”的言行,使她振奋。北大荒的风雪、冻土,富有神奇色彩;陈明他们伐木、脱坯、盖房的垦荒生活,深深吸引着她。
陈明到密山的第二天是“七一”。夫妇俩去吃早饭,第一眼就看到食堂门口的通知:为庆祝“七一”,党员开会。丁玲突然感到一股重重的压力,猛地压在自己滚烫的心上。已经被开除党籍的丁玲和陈明,都曾情深地注视过“党员开会”的通知,但两人都装着没有看见。他们离开食堂,凄然地在这边陲小县的小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谁也不说话,从街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最后,他们来到火车站,买了去佳木斯的车票。明天他们就要到一个新天地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农场来了“大右派”(1)
垦区领导和丁玲商量:是不是到一个条件好些的农场去?她回答:“我是来参加开发北大荒劳动的,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陈明被分配到二队种菜,丁玲在鸡排养鸡。
北大荒人说:老丁在我们这里,不仅是养鸡能手,而且是不是党员的党员。1961年,陈明摘了“帽子”,没有她;1962年摘帽又没有她,先进也不能评。老丁这样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