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表明各个群体分属于哪个经济阶层。“你要是开一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大腕儿》里的这句台词说得很现实。
德国南部的小镇黑措根奥拉赫是阿迪达斯和彪马的发源地,除此殊荣,小镇还有个称号:“弯脖之城”。原来阿迪达斯和彪马向来是市场竞争中的生死冤家,这个有两万人口的小镇也因两个品牌拥护者的互相对立而分裂成两大阵营,且有水火不容之势。当地人和他人交谈前,会先弯下脖子看看对方穿的是哪家的鞋子,如果不是一个品牌的支持者,绝对不会开口说话,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公交车上全是彪马族,阿迪派宁愿等下一班车,也不愿屈尊就下和他们“同舟共济”。就连谈婚论嫁也要以鞋子的品牌来验证是否门当户对。不可思议的是,阿迪达斯和彪马的创始人其实是亲兄弟,而兄弟两人也似乎有不共戴天之仇。不仅两品牌的总部隔河对峙,兄弟两人的墓地也坐落在小镇距离最远的两端,老死不相往来。不得不让人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喟叹。
一则芝华士的广告将品牌甄别身份的原则变得更加露骨。大面积的留白之外,配上似乎不起眼的一段文字:“这是芝华士的广告。假如你还需要看瓶子,那你显然不在恰当的社交圈里活动。假如你还需要品尝它的味道,那你就没有经验去鉴赏它。假如你还需要知道它的价格,翻过这一页吧,年轻人。”不动声色却气势凌人,拒天下寒士于千里之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节:宗教发轫与品牌建立的天然相似(1)
社会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宗教的存在是社会需求使然。这一点和品牌有着天然的相似。宗教往往诞生于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它的出现为社会转型期下的人们带来精神寄托和解除困惑的超脱之法。迎合大众需求取向的宗教主张由此被广泛传布。品牌也是生来即为满足人类需求,在迎合社会需求的同时施展俘获人心的魔法。可以说,社会需求催生了宗教和品牌,能否顺应社会需求也决定着两者能否衣钵相传基业长青。
佛教诞生的时代是古印度一个民族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新旧思想交替和宗教生活盛行的时代。当时上层种姓婆罗门极力维护瓦尔那种姓制度,对下层种姓社会残酷压迫剥削。随着经济的发展,下层人民尤其是吠舍阶层反对瓦尔那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是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公元前六世纪,反对种姓神创说,宣传“众生平等”的佛教应运而生,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护,一举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如果说佛教的弘扬得益于吠舍阶层的极力拥护,那么对于美国哈雷机车的风靡,嬉皮士一族功不可没。
二战后,美国兴起一股“反抗威权、藐视传统体制、崇尚自由与解放自我”的嬉皮风潮,由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嬉皮士(hippie、hippy)。他们是60年代美国青年中的颓废派。他们以奇装异服、蓄长发、群居、吸毒等来发泄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拒绝社会传统的标准与习俗,提倡极端自由主义的社会政治态度和生活方式。他们在主流社会中左冲右突,最终在哈雷那里找到了精神家园。哈雷强悍的金属质地,炫目夸张的色彩搭配,大排量、大油门所带来的震耳轰鸣,甚至烫人的排气管,都让他们疯狂,他们找到了狂热、叛逆、不羁的最佳表达方式。从此哈雷标志的外套、纹身,破了边的牛仔裤和粗犷的皮靴,和哈雷机车,成为无所畏忌粗犷不羁的嬉皮士的标准装备,美国的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飞驰而过的哈雷机车。
猫王为哈雷做的广告
70年代朋克运动依然将对哈雷的狂热延续下来。对现实的愤怒和失落使朋克青年们变得叛逆躁动。 “没什么是正确的,没什么是值得遵循的”,“改变它、蔑视它、毁灭它”。朋克推崇的金属感的原始爆发力,哈雷血统中都完美的具备。更重要的是哈雷叛逆的态度和崇尚自由的精神与朋克不谋而合。
尽管90年代嬉皮已不见踪影,朋克已经成为过去,哈雷依然魅力不减。因为那个时代白领人士面临着日益增大的生活工作压力,他们越来越渴望有一种可以宣泄和解脱的方式。哈雷无疑是他们的首选。远离制服套装和职业面孔,穿着哈雷服呼啸而过。或许刺青是贴上去的,机车是租借的,但只要过一把流浪车手的瘾就足以使身心得到彻底放纵。
丰田:“情报间谍”打开美国市场
和许多宗教初创时总会受到其他势力的排挤一样,日本丰田汽车初次涉水美国市场也遭遇了坚固的壁垒。凭借对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