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3/4 页)
,听天由命,不如将命掌在自己手中。当日郭先生确实曾批过九字箴言,可是,”她目光温和的望着阴氏:“谢家、四姓走到如今,不是靠这些方外之人的话指引,而是靠数百年来,谢家每一任领头之人斟酌再三。”
阴氏眼中露出敬佩之色,温顺的低头:
“是,是我想差了。”
小祝氏摇了摇头,拍了拍她的肩:
“你能担忧,也是好的。太夫人生前总是提及先贤孟子说过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谢家的每一任族长,包括老爷,殚精竭虑,才有谢家如今的一切。将来谢家,迟早也是要交到晚辈手中,都要靠你们兄弟、妯娌间同心协力,才可以将家族世代绵延。”
谢家里小祝氏等人离开了洛阳,却唯有谢利贞留了下来。
他并没有急于入仕,而是时常设宴,邀洛阳权贵、学子赴宴。
谢家名声清贵,许多人以接他贴为荣,每有谢利贞设宴之时,总是令人再三讨论,还未入朝为官,势便先造了出来。
第六百四十一章 欲取
朝廷之中,不少文臣也与谢利贞多有往来。
可是值得傅明华注意的,并不是谢利贞的事儿,而是今年二月科举,卫国公府中贺元慎也是入明经科,夺了功名。
明经虽说较简单,可是贺元慎出身不凡,人又年少,权贵之中与他年纪相仿的,他是最争气的。
因此考中之后依旧春风得意,傅明华就是处于深宫之中,都听碧蓝提及,卫国公得知贺元慎下场拿了功名,欣喜异常,置办宴席,醉了几天。
与普通学子相较,贺元慎出身国公府,入仕自然也是顺畅。
燕追亲自下令封他为左拾遗,使他进誎言之职,倒是令傅明华十分意外。
“兴许是前些日子,卫国公府的世子为昔日获罪的顾家郎君奔走的缘故,才使皇上看中了世子风骨。”
杨复珍猜测着,碧蓝几人却是没有出声的。
她们对这位卫国公府的世子印象并不大佳,傅明华也没说话。
燕追不喜贺元慎,留他在身边,是瞧中他性格为人的可能性不大。
近来燕追十分忙碌,他有意将昔日嘉安帝允他组建的文学阁转为翰林院,想要将今年新晋进士送入翰林院,培养为他的势力的意图。
因为此事,他忙得分身乏术,连久未被启用的杜玄臻都被他委以重任了。
宫里杨复珍几人提起贺元慎,碧蓝等人倒是想起了苏氏,来了几分兴致。
“卫国公府世子先前数次三番想请求皇上饶顾氏郎君一命,此事据说还惹得卫国公大怒,唯恐他连累贺府,将他鞭打了一顿。”碧蓝虽处于深宫,可是小道消息却十分灵通。
卫国公娶顾氏为妻,顾氏所出三个儿子,与顾家的郎君乃是表亲,往来密切。
两府子嗣里,顾喻谨与贺元慎关系最是亲近的,顾家出事,旁人都忙不迭躲避,唯有贺元慎处处为顾喻谨奔走,恳请皇上网开一面,饶了顾喻谨性命。
并称皇上既大赦天下,罪不及老弱残幼,也该使顾喻谨戴罪立功,不该屈杀了人才。
年底之前,贺元慎数次想方设法要救顾喻谨性命,为此四处哀求,还开罪了不少人。
可是顾饶之犯的是弥天大错,昔日与之交好的人,唯恐遭其连累,拼命想与他扯清关系还来不及,又哪里肯施以援手?
燕追当时刚登基不久,顾家当初投靠的是四皇子,岂有不遭燕追诛其全族的?
卫国公唯恐儿子年少不知事,惹来大祸,当时将贺元慎锁在府中,又亲自鞭打他,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直到元岁之后才逐渐平息的。
贺元慎年少便聪慧,又满腹才学,长得不差,在洛阳里名声很佳,有当世玉郎之称,当初未发生这桩事情之前,卫国公一直以这嫡长子为豪,是以年初之时贺元慎一遭鞭打,才会传得洛阳人尽皆知的。
只可惜最终贺元慎如此做为,也没能保住顾喻谨性命。
自此之后贺元慎被锁在卫国公府,发奋图强,才会在今年春闱之时,中了明经。
燕追过来时,碧蓝几人还在提到贺元慎,他一来傅明华就有些意外了,连忙从炕上起身,眼中笑意藏都藏不住。
“在说什么?”
他近来忙于政务,眼中还带了些血丝,一瞧便是昨夜通宵达旦,与朝臣议事了。他一来便拉了傅明华的手,“我来之时,就看到园中杏花开了,元娘,陪我走走。”
去年的寒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