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诸葛六出祁山(第2/4 页)
大事。如果我这儿子刘禅能辅佐,你就好好帮他;要是他不行,你就自己来吧,别便宜了别人!”诸葛亮一听,眼泪哗哗的:“皇上啊,您这话说的,我哪能不尽心尽力呢?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大哥又转头对刘禅说:“儿啊,加油啊!别觉得好事小就不做,坏事小就去做!要讲道德、讲义气,这样才能让人信服。你爸我德行不够,你可别学我。你跟丞相共事,要把他当亲爹一样对待!”说完,刘备大哥就驾鹤西去了,在位三年,享年六十三。
诸葛亮带着刘备大哥的遗体回了成都,刘禅这小子就登基了,才十七岁,成了后主。皇后呢,是张飞的女儿张氏,后来张皇后没了,又立了她妹妹当皇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还兼着益州牧的职务,大事小情都得他点头才行。
诸葛亮这人啊,那是相当的讲究!他整顿官职,修订法制,敞开心扉,公平公正,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他还说:“谁要是对咱国家忠心,就尽管指出我的不足!”有一次,诸葛亮亲自校对文件,主簿杨颙就劝他:“领导啊,治理国家得有规矩,上下级不能越权。您亲自干这些小事,累得满头大汗的,不值得啊!”诸葛亮一听,觉得有理,就道谢了。等杨颙去世,诸葛亮还哭了三天呢!
再说说外交方面,诸葛亮派尚书邓芝去跟吴国修好,吴国也派张温来回访,两国就这么和好了,专心对付魏国。魏国那边呢,曹丕带着大军去打吴国,结果吴国将军徐盛在江上摆了一排船,船上还装了木头、芦苇,弄得跟真城似的。曹丕一看,江水大涨,自己的骑兵根本没用武之地,就叹了口气,带着大军回去了。路上还遇到暴风,差点儿翻船,真是倒霉透顶!
南方那边呢,雍闿和孟获带着人捣乱,诸葛亮就带着大军去平叛。参军马谡送他出征的时候说:“南中人仗着地势险要,不服管教已经很久了。今天你打败他们,明天他们就又反了。所以啊,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你得让他们心服口服才行!”诸葛亮一听,觉得有理,就照做了。到了南方,那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后还活捉了雍闿。孟获带着雍闿的残兵败将跟诸葛亮对着干,结果也被活捉了。诸葛亮让他参观自己的军营,孟获一看,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输了。现在一看,也不过如此嘛!”诸葛亮就放了他,让他再战,就这样七擒七放,孟获终于服了,说:“您真是天威啊!我们南中人再也不反了!”就这样,四郡都平定了,诸葛亮还重用了当地的头领。
有人劝诸葛亮说:“你留外人就得留兵,留兵就得有粮食,不然会出乱子的。”诸葛亮说:“我要是不留兵,不运粮,让夷人和汉人相安无事,岂不是更好?”于是他就把孟获这些俊杰都收为己用,一直到他去世,南方都没再反过。
最后说说诸葛亮北伐的事儿。魏国那边派夏侯楙镇守长安,诸葛亮想北伐,就跟手下商量。魏延说:“夏侯楙这家伙胆小又没脑子,你给我五千精兵,我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往东,到子午谷再往北,十天就能到长安。夏侯楙一听我来了,肯定吓得弃城而逃。等东边的大军跟我会合,还有二十多天呢,你从斜谷出来,也来得及。这样,咱们就能一举拿下咸阳以西的地盘了!”诸葛亮一听,觉得这计策太冒险,就没同意。他自己带着大军去攻祁山了。
这魏国一看刘备死了好几年,蜀汉那边也没啥动静,就放松了警惕。结果诸葛亮突然出兵,魏国朝廷和民间都慌了神。天水、南安、安定这些地方都反了,投降了诸葛亮。特别是天水有个参军叫姜维的,还主动找诸葛亮投降。诸葛亮一看,嘿,这小子有胆有识,就让他管军事了。这一来,关中地区那是震动不小,魏国的大臣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魏国的皇帝曹睿说:“诸葛亮靠着山势险要,现在他自己送上门来,咱们一定能打败他!”于是,他带着五万步兵和骑兵,让右将军张合指挥,去西边抵挡诸葛亮。诸葛亮呢,他觉得马谡这人爱谈论军事,挺有才的,就没用老将魏延、吴懿他们当先锋,而是让马谡带着大军在前面,跟张合在街亭大战。结果,马谡不听诸葛亮的指挥,放弃了水源,跑到山上去。张合断了他们的水源,把他们打了个落花流水。
诸葛亮一看,前面没地儿可去了,就带着西县的一千多户人家回了汉中。他把马谡抓起来,自己亲自去祭奠那些战死的将士,还流着泪把马谡给斩了。然后,他就开始表彰那些有功的人,还自责了一番,自己把自己贬成了右将军。不过,他也没闲着,整天练兵讲武,准备再战。老百姓呢,也忘了之前的失败,都挺支持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