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斥喝大骂,几个厨子、帮工都被他驯得服服帖帖。齐小远刚从部队下来,又有残疾,心里早郁结了一肚皮闷气,谁惹他就是找死。又怎会买邬师傅的账?结果三句话不到就与邬师傅动上了手。
第一章 变化(2)
齐小远在高中时就是学校田径尖子,参军后又是武警消防兵,一套军体拳练了五年,身体壮实如牛,打个快五十岁的半老头儿还不跟玩儿似的?当时他怕打伤了老头儿,还是敛着几分劲的,岂知刚一出手,就觉得小腿一麻,也不知怎的就跌了个仰八叉。
这下可把他闹了个大红脸。爬起来摆个拳击架式,又冲上去,左直拳,右摆拳,撩阴腿,拐子腿……邬师傅道:“有两下子。”退后两步,右手一晃,齐小远感觉心脏似被电打了一样,又倒下了。
“小伙子,别逞能了,”邬师傅慢悠悠地道,扫了他一眼,眼光平和,转身出了厨房。
齐小远心脏乱跳了好一会儿。从那天开始,他就缠上了邬师傅。老少打交道的具体过程就不说了,总之,邬师傅收了齐小远为徒。
不过邬师傅的脾气依然不变,对包括齐小远在内的众厨子照样又喝又骂。齐小远有时憋不住了,也要回骂。结果就是动手,总是以齐小远倒地收场。直到半年以前的某日,老少两人又干了起来,这一次,邬师傅一拳打在齐小远胸口,却感觉是打在冰块上,又硬又滑。邬师傅的拳头滑开了,右腋被齐小远撮了一下,当时整条右臂都麻了。
“你出师了,”邬师傅淡淡地道。“以后我不敢骂你了。”
齐小远嘿嘿一笑:“只要有理,您尽管骂。”
从那天起,邬师傅再也没骂过他。
()好看的txt电子书
在学拳时,齐小远了解到,邬师傅竟然是山东五大名拳之一孙膑拳的嫡系传人。所谓“孙膑拳,”始祖据说是战国时齐国的大兵法家孙膑。
据拳谱记载,孙膑与庞涓同拜鬼谷子为师,学得兵法和武艺,后来庞涓成为魏国大将,因妒忌孙膑的才能,便把他骗到魏国,处以挖去膝盖骨的“膑刑,”所以就叫孙膑。孙膑日思报仇,便苦练拳法。他自知因无膑骨,残疾之人,再怎么苦练也不是庞涓的对手。
他便多方拜师,综合所学各派精华,终于创立了一门独特的“三节胳膊二节腿”拳法。这门拳法的手法和腿法皆非常奇特,讲究出奇制胜。打斗之时,双手连发,动如闪电,仿佛多了一条手臂;腿脚倏来倏去,腿部关节像没有牵连一样,故名“三节胳膊二节腿。”孙膑后来终报大仇,却是凭借了兵法而非拳法,但拳法还是流传到后世,人称“孙膑拳。”
邬师傅道:“此拳说是孙膑所传,可能扯不上。但这拳的始祖大约是残疾人,否则也创不了这门古怪阴辣的拳法。”
孙膑拳手法有锥子拳、挫拳,拳路有“三十二手”、“六十四手”和“九十六手。”腿法以“尖子脚”、“侧铲脚”为主,打斗时大多是一侧手脚同时发力,发劲短促、刚猛,极为快速。
但这种拳貌似阳刚,实为阴劲拳,主要身法是“龙腰、鹰眼、猴形、独腿、燕相似,”步法是极富变化的四六步,以配合残肢。同时阴招也不少。
据邬师傅说,孙膑拳极其阴柔。如果男人专练孙膑拳,学拳时间长了会因为四肢长期的“三节胳膊二节腿”训练而造成肌肉半身发达,半身萎缩,变成废人。除非辅之以舒展大方的长拳来纠正。但孙膑拳尚意不尚力,手法独特,却极适于女人、跛子等残疾人练习。
邬师傅家三代祖传正宗孙膑拳。他教齐小远拳法,也教内功。教了五年,邬师傅就不是徒儿对手了。
齐小远很纳闷。邬师傅道:“我练了一辈子,反而不如你,道理很简单,我有儿有女。”
齐小远恍然,邬师傅内功差劲。孙膑拳内功核心是少林金刚五拳功: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练习到最高境界,人体变形为五兽,称为“上乘神化之境。”
但长练孙膑拳及其内功,对身体摧残也特大,连遗传基因里隐伏的病源,也会摧发出来,不少健康人会练成残疾,甚至练死。最普遍的病,是精绝。就是精子全用于“还精补脑”了,自然就不能生育了。所以练孙膑拳的人多,练成功的没几个。话说,也没几个人真想练好。
据邬师傅说,上乘之上还有大乘,再练下去,就是坐而忘形、空虚其身,也就是隐遁了。但邬师傅祖父也只练到上乘,大乘境界是什么情形,只能凭猜测了。
齐小远道:“隐遁是什么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