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4 页)
是我想,在我离开之后,他最终还是会去挖出来的。
那匹瘦马又被牵了出来,重新归还于我。我将昏迷中的哥哥放到马背上,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艰难地朝着山下走去。
县城内依旧是一片狼藉。我牵着瘦马慢腾腾地往县衙处走,打算回去先休息一下,再想办法把哥哥带回家。孰料走在半路上,却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叫我的名字。我一回头,却正好瞧见了梁山伯和他的书僮。梁山伯看见我很是高兴,一边挥手一边大叫着“叶兄”,大步向我走来。
“山伯兄!”我瞧见他也很高兴,牵着瘦马走了两步,有些奇怪道,“你们怎么会来这里?”
“我家公子听说你在山中被掳,生死未卜,担心的不行。才一停课就带着我急急地过来看你。结果没想到这一路走来这么艰难,真的是差点儿就饿死在半路上!”那个叫四九的书僮将肩上扁担向上挪了一挪,语气里听着有些不满。梁山伯赶紧瞪了四九一眼,示意他住嘴,转而对我道:
“叶兄,我的书僮不懂事,你不用听他乱说。我只是听说这鄮县水患严重,灾民重多,担心你在这边一个人会很辛苦,又听到那山贼的传言,正好最近停课没有事情,就过来看一看。现在看到你没有出事真的是太好了。”
“……谢谢。”除了这两个字,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犹豫了一下,我还是忍不住问道,“山伯兄,你说尼山书院停课了?不是还有半年才会结业吗?怎么现在就停课了?”
“是这样,现在战乱四起,山长眼见就要危及书院,忙命停课,同学们就仓皇逃离,山长带着一家人隐居山林。尼山书院的故人流离失所,生死未卜,我将娘送去了远方的一处亲戚家暂住,自己却不好在那边停留,正好又想到你在鄮县这边当县令,便打算过来投奔你。没想到走到半路却听说你出了事情,这才急急赶来,现在你没事,真的是太好了。”
“你们都停课离开了?”我大吃一惊,急忙问道,“那文才兄呢,他怎么样了?他去哪里了?没有出什么事吧?”
“文才兄,他还好。”梁山伯露出“我就知道你一定会问起他”的表情,我略微有些不好意思,只听他继续道,“文才兄被朝廷授职五品尚书曹郎,被派去杀贼平乱。前段时间听说他跑了一趟太原,后来就带兵平乱去了,兴许他知道你在这边,会过来帮忙诛杀山贼呢。”
“他去了太原?”我大吃一惊,什么时候去的,我怎么不知道!
88鄮县
“是呀。”梁山伯有些奇怪地看着我,“你不知道吗?文才兄两个月前就离开书院了。”
他,真的有去过太原吗?什么时候去的!
不过看梁山伯一脸迷茫的模样,我估计他应该也是不太清楚具体情况。算了,现在也不是问这个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把哥哥送回去才对。
走在路上,我又问起了书院里其他学子的事情。梁山伯说荀巨伯好像也往这边来了,他应该能早一点到这儿来的,又问我有没有看到他,我摇摇头,表示没有,希望那个家伙不会在半路上出什么事。
说着说着,话题不知怎么就转到了祝英台身上。其实我倒是没想问起她的,不过梁山伯显然是说顺了口,细细地给我讲他家英台贤弟的八哥如何古怪,还未结业就气势汹汹地带着祝英台回家去了。说到这里,梁山伯又告诉我,英台在临走前,给他留了一首很古怪的诗,嘱咐他一定要收好,说是看懂了里面的含义,就去找她。可是他实在不太明白,这诗是什么意思。
我有些好奇,问是什么诗,梁山伯便让四九放下挑担,从里面取出一张卷轴打开来递给我。我凝神一看,发现里面写着的是这样一首诗:
吾宜速归宿,
乃尔连理枝;
红室双烛照,
妆家伴随之。
= =我说山伯兄啊,你是真的看不懂还是假的看不懂啊。这不是藏头藏尾诗么,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吾乃红妆,宜尔室家,宿枝照之”,梁山伯的表字不就是梁照之么?人家这是想要嫁给你啊!
“恩,阿棠你看懂了吗?这诗里面有什么意思,会不会是暗含着英台家的住址或者是他爹娘的喜好之类的,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吗?”梁山伯瞪大眼睛,兴致冲冲地看着我。我无奈,将卷轴丢还给他,淡淡道:“自己想去!”
祝英台碰上这种家伙,也是真够惨的。不过这种事情,也总得要他自己想明白才行。
梁山伯注意到我的马背上面驮着一个人,询问状况之后大吃一惊,急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