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页)
做九美顶,一座称为太平丘,尚有东西南北四个湖泊,皆以方位取名,各有风情无限,尽是婀娜无极。东湖有渔翁亭,粼波万千,鱼儿窜跃,乃好渔喜钓之人流连忘返之所。
南湖设芬芳阁,日日欢宴,夜夜笙歌,为粉头群钗聚集之场;西湖莲藕片片,独产三彩菱角,尖尖翘天,下隐白玉节耦,收尾相衔,却成奇异环状;北湖酒香四溢,醇而不熏,醉而不迷,石碑林立,诗歌无数,为城中文人骚客簇拥抒怀之美地。
城外迎朝江,风起时滚滚翻腾,平静时无波无澜,若银弧腰带,牵引而过,映尽一切前世今朝,看透多少恩怨情愁?江外十里,木香山脉,巍巍石台,又有葛洪炼丹之遗迹,正是草木深深、春梦迷陷,却是笑尽多少痴人仙梦。素雅之极,少人干扰,于是鸟遇人不惊,俏立肩头,犹然三首曲;兽惬意睥睨,闲庭信步,更见逍遥意;或来讨食解馋,或是磨蹭取痒,果真是一处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是以少典旧臣媪笑托辞告老,欲上昆仑修仙,追蹑乘帆而至之时,见得此处种种风土人情,诧异羡慕,遂留下“人杰千秋,地灵万代”八字相颂。犹嫌不足,又作《媪笑歌序》一文,脍炙人口,一时传唱不止,后渐渐失传,唯有其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骛与孤霞齐飞”一句。
却在千百年后,为大唐才子王勃于梦中思得,以为心中极重珍藏,乃至洪都,登上那腾王阁,再也按捺不得,作《腾王阁序》,将这一句镶嵌其中,顿时有画龙点睛、妙笔生花之效,震惊四座,终至那洛阳纸贵,尽显大才风情与南昌绝色。
城内尚建有一座万寿无量宫殿,香火久远,具体难以考证。殿口莲花池上,有所谓履步轻松桥,巨石糯粉构合,甚是紧密结实,桥面三道,中间过车马,两侧走行人,皆以青蓝两色的石砖交相铺垫、错落有致。
传说凡在此桥之上游走踩踏,慢上九千九百九十九步,从此便可人生富贵,无绊无坎、顺利通畅。宫前有三道天门,第一道刷金漆,悬“南天供奉”牌匾,敬九天玉皇大帝;第二道刷银漆,挂“地府磊落”旗幡,侍十殿阎罗大王。
第三道门柱之上,镌刻的却是一副对联,左道:“求太平得太平我主清明。”右书:“盼小康到小康百官廉洁。”正见百姓红尘之愿。前后车水马龙,香客游人络绎不绝,便是比那市集节日,也好不逊色。
只是宫后的大门异常,终年四季紧锁,从来也不肯开放。有人知晓其中的底细,便道:“那宫后有一座红衣亭,亭中立四根木柱,分别悬挂着两副竹刻对联,一幅书道‘山水复转不视其中究竟,竹林又生难见方外时日’。横批‘不奇风水’。另一幅则是‘横纵道路规矩行欢欢喜喜,方圆小野拾意走悲悲戚戚’。横批‘莫乱法度’。
细看字迹斑驳,想年代久远之极,因观看之人皆是偷入,自然不敢向宫中道士探问究竟,所以虽然看得清楚,却终究没有人说得出这两副对联的来历。
那亭旁有一座衣冠冢,芳草凄凄,湮没碑上‘归去来兮‘四字,碑後却琢刻着‘一水飘衣恋红尘,但识真情不惜身。痴男怨女弄造化,月下空萧吹断魂’。竟似是女子的笔迹。”闻者大是诧异,虽是心中惊疑不定,但也不能进去考证,只好不了了之,时日久了也就渐渐淡忘,再也无人提起这万寿无量宫后了。
这一日,万寿后宫之外来了三男二女,正是杨起一众。原来是筝船行至附近,青衣翻阅《地方史志》,听闻得此地的名声,一反常态,嚷嚷着要到这郡中游玩。众人头次看他淘气,不觉莞尔,自然应允。
先在客栈投宿,待安顿之后,便在各处游玩赏鉴,只是适逢封水清洁之际,东南西北四湖皆不能入内观看,难以品评各自风情。祁恬与胡媚娘失望之余,看着一处布衣颇为稀奇,摊铺之上,店栈架台,轻绸薄缎色类极其齐全,用手摸去,光泽亮滑,质地俱是上乘,便喜不自禁,流连忘返,拉着杨起三人横纵穿梭,可谓乐不思蜀。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喧闹刮噪,接踵磕碰,毕竟不辨方向,最后误打误撞,竟来到了这万寿无量宫前,寻思此地也是一处游览胜地,倒也不冤枉。其间有一群叫花子过来,请求施舍,得了几个铜钱之后,便说吃饱了饭就去看唱戏。
祁恬问道戏目名称,一个叫花子笑道:“也不是真的唱戏,只是有一群才学之士反对官府修建什么地下马道,以为民生尚且不济,钱库依旧不算丰盈,不该如此消耗钱财,遂彼此吆喝、相互招呼,要在宫内的广场集合,或是出嘲诗讽歌,或是即兴演讲。
官府恐他们会惹出一些祸事,派遣了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