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页)
简单明了的上诉书,文中对原判的事实认定扼要简明他提出异
议的理由,二审法院据此审理一审事实认定当否。因而,二审是审理事实。二审的
材料原则上是原法庭查获的证据所表现的事实,因此,上诉书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
理由。上诉法院(二审)可以调查上诉宗旨书中申述的事项,也有权调查没申述的
事项。调查结果,“如果认定不撤销原判显然不合正义”(刑事诉讼法第397条第2
款),可以判决撤销原判。刑事诉讼法是这样规定的。
冈野正一及其辩护人提交的上诉宗旨书以事实认定有误为由,全盘否定了一审
判决。对冈野正一5月29日晚8时许进入技村幸子的房间。返回时从楼梯下楼,用公
共电话往佐山道夫的美容室打电话,叫佐山接电话等事实供认不讳,但在犯罪方面
却全盘否认。这种事在审理杀人事件中是常见的,但各人情况不同。
桑山悠然地摇着团扇。樱田则使劲地扇着手里的扇子。桑山的妻子送上啤酒,
便退居内室。
“一审检察官紧紧抓住被告冈野案发时行为上的矛盾不放。冈野妻子和他朋友
都作证说冈野情绪反常,小久保检察官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检察官的论点是,被告
并不是因为不能按期完成A航空公司的招贴画而苦恼, 而是因为技村幸于同住山婚
期临近,嫉妒与苦恼之极,精神极度衰弱,于是丧失理性,一时冲动,跑到幸于处
作案。被告供述案发后没打公共电话报警,却要向住山坦白自己的罪行,这种不自
然的行为本身就反映了被告在作案后由于过度兴奋而精神紊乱。”樱山说。
“是啊。
秦山看到检察官的论点是:
“被告供述中的矛盾反映了被告的自私、恐慌、兴奋和记忆力差,是被告犯罪
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矛盾恰恰说明了被告犯罪的真实性。因而,说被告供述犯罪
经过中的矛盾、修正是细枝末节,并从这一点上论述自供的任意性和真实性,这只
能是外行评论家的辩解。”
对此,辩护人反驳:
“检察官的论点是,被告供述的矛盾均出自于被告的恐慌。兴奋和犯罪意识,
因而认为供述中虽有矛盾,‘只要在大纲上;大体一致使无妨碍’。专家们似乎对
这一观点欣然接受,而对’自供如何出笼却好像不感兴趣。然而,正是自供中的矛
盾、修正等现象,通过暴露与直接犯罪无关部分的矛盾,表现出对自供真实性的否
定。”
冈野正一在警察署一度作过自首。上诉书上说:
“我有生以来头一次被关进警察署的拘留所,夜以继日的审讯使我心力交瘁,
简直要发疯。警察劝我说,你就坦白吧,在警察署坚持顽抗,只能拖延审讯,审判
也要往后推延。有罪无罪法官自有公断,你要争取早日开庭。我很想早日回家继续
工作,便暂时作出假供。每天被监禁,心中很想作画,简直是如饥似渴。我在设计
界也小有名气,非常希望能早日获得自由,继续钻研自己的正业。家里没有我,分
文收入也没有,妻子无法生活,我想早日出去,帮助妻子,让相信我无罪的妻子高
兴。出于这种心情,我轻信了警察的话,这是我的过错。”
“自首过就不妙了。”樱田说。
“嗯,是不妙。”桑山应道。
这当儿,桑山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位法律学家的文章。
“有了自首,会给法官、证人、鉴定人和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人以有力的、暗示
性的影响。倘若作过自首,被告承认的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情况都有可能改变其位置。
一有自首,所有情况都将按照自首进行整理、分类。这种倾向会产生出强大的力量,
承认的所有情况都会被按照某种特定的理解而改变,进而那种理解被牵强附会,事
实被歪曲,被套用于那种理解。”(青木英五即着停实认定之实证性研究》)
“对被告在作案前后的矛盾,一审检察官和律师好像都错误地理解了事实。”
桑山给樱田斟满啤酒说。
“哦,您有何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