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跟日军交战,双方的装备跟战斗力悬殊,他已经亲眼见到了,22集团军显然不可能单独顶住日军的猛烈进攻,如果他的部队都撤走了,整个正太路都会被日军冲破。他们要求孙连仲的军队不论如何也要一起抵御。
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孙连仲部继续沿着铁路线,抵抗撤退,到寿阳西边山地收容并组织防线。川军还是按黄绍竑的意图,在铁路南侧到上下龙泉、松塔一带占领阵地,阻击从晋阳方面向马首村后方赵家庄方向迂回的日军,并依托山地掩护友军主力沿铁路转进,然后逐次向阔郊、太谷方面引退。
邓、孙一行离开孙连仲不久,就碰到赵渭宾率领122师师部人员往这边走。双方见面后,赵渭宾汇报了王铭章率部救援曾苏元旅的情况和王志远旅的新近作战情况。
原来,川军364旅在跟王铭章分手后第二天,多次挡住正面日军的进攻,可是由于孙连仲部友军全线溃逃,日军又增加了援兵,川军最终还是招架不住,被猛烈火力击溃。
与此同时,王铭章所部童澄旅也遭到日军大部队攻击,逐次转进到寿阳县东南方向的上下龙泉一带。王铭章已派人告知了转移情况,通知赵渭宾把指挥部向寿阳后方迁移。
赵渭宾强调说,日军现在是分兵两路,分别沿着铁路线和铁路以南的小道进行包抄进攻。包抄部队受到本师有力阻击,抄袭突破的伎俩未能得逞。遗憾的是,铁路正面的孙连仲军主力部队溃退太快,王志远一个旅——实际上已经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了,根本无法顶住。
邓、孙和随行高级将领分析有关情况,认为尽快统一川军指挥系统非常重要。最后商议决定,由王铭章统一指挥41军在前线的122师和124师。
孙震将上述决定以命令下达给124师代理师长税梯青后,邓、孙便带着集团军司令部和122、124师指挥部的随行人员徒步向马首以南的阔郊方向转进。
11月4日下午,他们一行人正走到阔郊半路上,一辆三轮摩托赶上来,是阎锡山派传令官送来命令:第二战区决定集中兵力固守太原,第22集团军应于5日开到太原城南的狄村集结,作总预备队。
邓、孙奉命后,赶紧派人去通知王铭章立即率部队取道松塔、长凝镇、榆次,西渡汾水,回防太原。
进攻娘子关的日军继续进犯,孙连仲的部队向西溃退,部队聚集在阳泉车站附近,一列火车从寿阳方向开来,在阳泉停下。
川军124师副师长税梯青问列车长,火车怎么不再往前开了。回答说,前面的部队都退下来了,最远就只能开到这里了。税梯青只好令官兵依次下车。
川军官兵还没下车完毕,败军就蜂拥而上,抢占位置。官兵们好不容易才把一个担架抬下车。看到这种情形,税梯青非常着急,他看望了一下担架上的人之后,赶紧打听122师在哪里。
问了好多人,好不容易才找到王铭章。两人相见,分外高兴。
“啊!伯鲁兄,你来了!太好啦!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王铭章精神一振,上前拥抱。随即介绍说:
“我师从太原抵达寿阳后,黄副长官命令我们开赴阳泉,与你们共同在平定县阻止日军西进。没想到火车开到这里就再也不往前走了。一打听,才知道你们在掩护前面的部队撤退。”
“唉,就是!前线太混乱了!到处都是残兵败将,我们负责掩护撤退,队伍一上来就被黄副长官分散使用,指挥体系全被打乱了,伤亡很大。”王铭章叹气道。
“邓、孙两位总司令已经知道部队被打乱,他们都很担心。”税梯青说。
“他们在哪儿?”
“寿阳。我离开寿阳时,邓、孙两位总司令率集团军总部刚刚抵达。孙副总司令有一道手令让我带给你。”税梯青说着从棉衣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王铭章。
王铭章接过一看,上面写着:“任命王铭章为41军前线总指挥,统一指挥122师、124师对敌作战。”就苦笑道:“黄副长官在指挥部队,我起个啥作用。”
税梯青赶紧说:“孙副总司令说了,他会和黄副长官商讨指挥系统问题。我集团军总部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你将在外,有的军令可以不接受。”
“嗯!这样就主动多了,我尽力争取减少损失。”王铭章精神为之一振。
“现在前线情况怎么样?”税梯青问。
“我目前了解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整个前线很混乱,孙连仲的部队负责正面战场,打得很被动,指挥系统已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