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雍也第六 6。23
子zǐ曰yuē:“齐Qí一yí变biàn,至zhì于yú鲁Lǔ;鲁Lǔ一yí变biàn,至zhì于yú道dào。”
齐是齐国,鲁是鲁国……
是的,就是现在的山东一带。两个国家的文化犹如性格相对的兄弟。周朝建国后,周公的后代被封在鲁国,帮助武王统一天下的姜太公的后代被封在了齐国;鲁国民风淳朴,礼乐制度发达;齐国的民风急功近利,经济和军事比较发达。
嗯,齐国讲究智,鲁国讲究仁;齐国活跃,鲁国安静,齐国像水,鲁国像山……
你这是现学现卖啊。
那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觉得,一个国家有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如果再变革一下,加上礼乐制度,就更完美了;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有所前进,就可达到他所说的“先王之道”了。
看来孔子还是喜欢鲁国。
他是一个看重文化的人。不过,后来齐国还是比鲁国强大。
“仁”虽然好,还是不如“智”管用。
看你从哪个角度说了,鲁国灭亡得早,但孔子的学说,却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嗯,可以说是“仁者寿”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雍也第六 6。24
子zǐ曰yuē:“觚ɡū不bù觚ɡū,觚ɡū哉zāi!觚ɡū哉zāi!”
觚是什么?
是一种盛酒的器皿,也是一种礼器。正宗的觚,腹部和足部有四条棱角。孔子看到的觚,已经没有棱角了,所以他感叹说:“觚不像个觚,这还叫觚吗!这还叫觚吗!”
名不副实了,是吗?
是啊,孔子最看重这个了。所以当他拿起这个不正宗的礼器,就禁不住的大摇其头,唉,周朝的礼仪制度,竟然被废弃到这个程度,可叹啊,可叹啊。
他是个很保守的人。
是的,他不主张激烈的变革……
雍也第六 6。25
宰Zǎi我wǒ问wèn曰yuē:“仁rén者zhě,虽suī告ɡào之zhī曰yuē:‘井jǐnɡ有yǒu仁rén焉yān。’其qí从cónɡ之zhī也yě?”子zǐ曰yuē:“何hé为wéi其qí然rán也yě?君jūn子zǐ可kě逝shì也yě,不bù可kě陷xiàn也yě;可kě欺qī也yě,不bù可kě罔wǎnɡ也yě。”
就是那个“昼寝”的宰我?
正是。他问孔子:“一个仁者,如果有人告诉他说:‘有个人掉到井里了’,他会跟着跳下去救人吗?”这里“井有仁焉”的“仁”,同“人”。
一个有点邪门的问题……
这是宰我的特点,问的问题经常出人意料。
可他问这个问题,出于什么想法呢?
你不是一直在说,仁者看上去都有点傻么——宰我也一直在怀疑,所以就问了孔子这样一个尖刻的问题:如果有人欺骗仁者,仁者会上当吗?
这个宰我,看来对老师的主张也有不同意见——孔子怎么回答他呢?
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被人叫过去,但不会被陷害入井;可以被欺骗,但不会被愚弄。”逝:去、往的意思。罔:糊涂、迷惑。
孔子的意思是……
他是说,君子可能被一时蒙骗,但最终不可能傻傻的被愚弄。
是因为君子太老实了,所以才容易上当?
常言道“君子可欺以方”,也就是说,仁人君子为人正直,坏人很容易利用这一点欺骗他们……
君子是有点傻的,相对来说,小人就比较精……
那你觉得还是做小人好啰?
[相关词语]
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的人。语出“井有人焉,其从之也”。后比喻做好事的方法愚蠢,既不能帮助别人又害了自己。
欺罔——语出“可欺也,不可罔也”。后泛指欺骗蒙蔽。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雍也第六 6。26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博bó学xué于yú文wén,约yuē之zhī以yǐ礼lǐ,亦yì可kě以yǐ弗fú畔pàn
○叛矣yǐ夫fú!”
这里讲到“博”和“约”两个字,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