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页)
行政及其背景,在陈伯心著《中国的地方制度及其改革》和
钱端升等著《民国政制史》中得到介绍。关于县政,程方著《中国县政概论》
引用和综合很多现有的直到 1939 年的文献;施养成在 1946 年就省政写成的
综合性著作《中国省行政制度》也是这样做的。民国初期背景研究,有马场
锹太郎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之研究》(《支那研究》 1927 年第 12 期,第
81—317 页)。展示性的制度研究,有吴应銧著《民国初年地方知事的职业:
职业的招聘、训练和流动》〔《现代亚洲研究》第 8 卷第 2 期(1974 年 4 月)
第 217—245 页〕。董修甲在他所著的《中国地方自治问题》中概述国民党认
为的地方自治制度。著名的国民党纲领制订者李宗黄著《新县制之理论与实
际》,论述被竭力推荐的“新县制”。
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地方政治,基本著作是艾恺著《最后一位儒家学者:
梁漱溟与中国关于现代性的困境》。这方面丰富的中文文献,可涉猎这部著
作所附书目和上面引述的余秉权著《关于 20 世纪中国的研究资料》。查尔斯?M.
海福德在他所著的《中国的乡村建设:晏阳初与平民教育运动》中研究定县
个案。
8.学术界的成长,1912—1949 年
学术界包含个人和机构,其历史记载在各种各样涉及思潮、政治倾向和
社会文化环境其他方面的综合文献中。我们在这里只能为本章专就高等教育
列出基本资料。
北京、南京和台北以及东京、伦敦、巴黎和华盛顿的政府档案,在这个
领域比较而言仍然未被发掘。设在纽约州塔里敦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档案馆提
供美国援助,特别是在医学及其他科学方面的资料。
已出版的文献很多。舒新城早年编集的《近代中国教育史料》四卷收罗
从 1898 年到 1928 年国民教育创始期间的史料。舒新城去世后出版的舒新城
编三卷《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是一部与前者十分不同的作品,收罗 1852—
1922 年的史料。1976 年出版的多贺秋五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四卷转
载清末至 1948 年史料数千页,使该书成为一部包罗最广的资料集。丁致聘著
《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提供直到 1933 年的每周记事。王云五著《商务
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提供 1897—1972 年(1949 年以后关于台湾)的资料
和文献。林子勋著《中国留学教育史》也编入大量资料。
在杂志类中,有商务印书馆 1909 年在上海创刊的《教育杂志》和中华书
局 1912 年创刊的《中华教育界》。江苏省教育共进社主办,最初由蒋梦麟编
的《新教育》,1919 年创刊。
关于直到 1930 年的教育的最早一部简明概括的综合评述,是王凤喈著
《中国教育史大纲》。关于 1930 年以后的教育的研究,有一批在各方面赞助
下出版的调查研究:其中有蔡元培等著《晚清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1897
—1931)》。《抗战前十年之中国》有若干关于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章节;
潘公展编《五十年来的中国》有一流教育界人物撰写的章节。庄泽宣编《抗
战十年来中国学校教育总检讨》是《中华教育界》杂志新 1 卷第 1 期(1947
年)特辑。教育设施的官方统计数字收在教育部统计科刊行的《二十一(二、
三)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内。有两部教育年鉴出版:《第一次中国教育
年鉴》六卷在 1934 年出版,有教育部长王世杰的前言;《第二次中国教育年
鉴》在 1948 年出版,有朱家骅的前言。
自 1981 年以来,台湾陆续出版《学府纪闻》丛书,由一流大学的单卷校
史组成。第一批出版的,有《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
武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