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风。
事实上,如果狮龙兽出来之时,鸿宣拿着两仪乾坤图直接将对方秒了,然后再搜寻他身上的宝物,那崆峒印必定还是会落在他的手上,而且那个被撞飞的玉牒自然也会落到了他的手上,那玉牒是什么鸿宣不清楚,但是可以将他的两仪乾坤图的星辰打散,就证明那块玉牒是块了不得的宝贝。
可是结果呢?鸿宣只得了崆峒印,那狮龙兽到底是死是生,他还不清楚,整个战斗过程,并不为他所掌控。不能掌控战斗的结局,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洪荒打斗并不是有迹可循,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神通,根本就是防不胜防,如果鸿宣没有两仪乾坤图,说不定这次要栽大跟头了。
另外,就算鸿宣这次想要看看狮龙兽的手段,想要看看自己的手段如何,那也应该先将狮龙兽困在两仪乾坤图中,再想办法折腾,而不是在外头跟对方玩手段。
吃一堑、长一智。
鸿宣总结了一下经验,微微思考了一番,就继续在洪荒游走。
如今,巫妖为天地间的主角。
巫门好战,不知天数,妖族奸诈残忍,大多不修德行。
巫妖双方虽然说是罢战了,但双方依然是因果纠缠,矛盾重重,鸿宣游走之时,时常可以看到双方连续不停的发生局部战争。
在这样的天地烘炉中历练,必定于修行有大益。
当然,怎么个历练非常重要,如果是直接加入巫妖二族当中的一方,把自己给卷进去了,估计再也没有机会脱出来了,巫妖再次大战时,说不定就会死在里面。可是不卷入双方的大战,如何独善其身?这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好,自以为是,也很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被这天地烘炉绞杀得体无完肤,灰灰湮灭,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
鸿宣独善其身的方法,就是从游走变成了蛰伏,全凭自我评定的善恶行事。蛰伏,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词,看了许多厮杀和狡诈,鸿宣觉得,在这个危险的洪荒世界,这么做才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蛰伏这历练,想出手就出手,想遁走就遁走,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和念头做事。
顺利的事情多了,心中的杂念自然就少了,见识上涨了,对修行自然是有好处,就算不顺利,可因为是蛰伏的,本来就处在一个很微妙的状态,很少真正的一场场战斗实打实的拼下来,即使不能称心如意,也不会太过难受。
当然,蛰伏最需要的手段,特别是跑路的方法,更是关键。
鸿宣的金光飞纵太显眼了,很容易被认出来,不适合施展,而且他在月宫哪里吃过一次亏,这次自然学乖了,开始琢磨新神通了。
这门神通,正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缩地成寸!
创造神通,和使用神通不一样。
使用神通,并不一定要了解这门神通的原理,只要懂得运转的方法,往往可以直接使用,比如移山倒海、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这些,施展起来简单,甚至一些妖兽天生就有,但是这些妖兽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它们只是凭借本能做事,根本没有个既定的章程,也不能传授给其他修士,鸿宣觉得它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可以传授的神通,才是好神通。
要开发神通,首先必须对天地规则了解,然后才能利用这些规则,开发出神通来。
鸿宣最擅长的是阵法,布置成的阵法,可以让一个小地方变得好似无边无际,就是修为高深之辈进入其中,来回飞行也不见得可以出来,所以他很自然而然的从阵法当中开发遁术。
如此当然可行,因为阵法的根基,就是天地规则。诚然,修为高深自然可以直接利用天地规则,不过,这并不能称之为神通,只有可以创造出一种通过简单的法诀能够让修为不够高的人,也能直接利用天地间的规则,这才叫做神通。
神通有一个特点,就是要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鸿宣乃是一介大罗金仙,利用天地规则自然也会,但是怎么创造出一门简单的方法,达到四两拨千斤这样的效果,才是他问题的关键。大多数的阵法,都与五行有关,鸿宣对五行最为了解,所以他才开发那缩地成寸的神通。
缩地成寸,为五行大法之中的土遁法,与寻常遁入土中逃跑不一样。
缩地成寸,人依然在陆地上,只是一走的时候,明明只是轻轻一踏,身体就能跑到万里之外,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玄妙。缩地成寸,当然并不是真的将地缩了,事实上也不太可能做到这点,鸿宣开发的时候,只是一种创造一种法诀,让修为非常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