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制定完美的结局(第1/3 页)
梁小珠自从去年从医院里出院后,一直都守在家里,按老公所给的建议,并没有急着外出找工作,虽然她的父亲不断的催促她,女孩子虽然结婚了,经济也过得去,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和独立的经济来源,才可以活得潇洒,很有安全感。不过对此李三刀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阿珠现在的身体如果勉强他她硬要其外出每天工作好几个小时,哪怕只是兼职,不用八个小时工作制,但是她一来一回,途中还可能需要花销一些收入来买一些饮料之类的,再加上通勤的交通费,很可能会出现消耗的比收入的更多的情况。何况如今城里的疫情并没有完全的止息,只是因为这个病毒已经太普遍了,所以人们也都懒得再把它成为生活上的重点话题,才显得没有那么多人去关心而已。但实际上,以阿珠的身体,如果硬撑要她出去工作,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又重新惹上一些乱七八糟的病毒,又要住院治疗,那就得不偿失,而且命运之神也不一定每每都眷顾着她,下一次万一再生病,说不准就走不出医院的门口了。所以阿珠也很爱惜来之不易的重生的生命,一直留在家里,主要是为家人们做饭做家务,拖地搞卫生之类的,一边履行家庭主妇的职责,一边李三刀也以此为借口给她每周计发家务工资,李三刀也很实在,他会按照阿珠每天实际的工作项目给她发放报酬,而之前他们申请的政府房屋补贴,每个月都有大概差不多一千八百元划账到李三刀的账户里,李三刀也在里面画出一千元。只要阿珠每月月初给他转发自己交养老保险的收收费凭证,那大概一千六百块钱的费用中,李三刀将会从津贴里给阿珠实时转账一千元,作为支持其买养老的保险的一些费用。换句话来说,也可以理解成是阿珠成为家庭主妇后的底薪吧。然后阿珠每完成一项家务劳动,都会获得两元或更多的项目报酬,这就等于是绩效工资,比如说出倒一袋垃圾就可以得到两元。你增加一袋可以再加一块钱的份额,然后洗碗、煮饭之类的就是算它 2 元一次一项,洗洗手间拖地也是 2 元计算一个项目,倘若是阿珠自己掏钱包买菜煮的饭,那那些菜的单价就会按每道菜 5 元的价格算给阿珠作为报酬,一个星期下来,梁小珠大约可以平均收获 150 元左右的家务费,那么一个月下来,她的收入就足够缴纳社保的费用了。有时候李三刀的母亲买了一些快递,应该说每天都会有快递要查收的话,阿珠帮忙做跑腿去拿也可以每份按 1 元的价格计算给阿珠,就这样,阿珠每个月都拥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仅如此,聪明伶俐的她还懂得通过完成一些简单的游戏任务来赚取额外的现金。因此,在经济方面,阿珠并没有承受太大的压力。
然而,或许是因为长期与林申相处,并深受其行事风格的影响,阿珠在为人处世方面显得格外低调。对于很多事情,她并不愿意特意去加以解释和说明。即便是面对自己的父亲,她也很少详细地讲述其中的诸多细节。
每当父亲急切地催促她赶紧去找一份正式的工作时,阿珠总是表现得有些支支吾吾。她通常会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借口:“爸爸,您别着急嘛!我现在正在努力学习钢琴呢,等我学好之后,应该就能找到一份陪练老师的工作啦。只不过这确实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才行呀。”
就在这看似平凡无奇的一天,夜幕悄然降临,世界逐渐被宁静所笼罩。和往日如出一辙,阿珠在结束了一整天的忙碌之后,拖着略带疲惫的身躯,缓缓走向床边。然而,在上床就寝之前,她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一般,再次坐到了那张熟悉的电脑桌前。
灯光柔和而温暖,洒落在阿珠专注的脸庞上。她轻轻按下电源键,电脑屏幕瞬间亮起,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里,有她用心编织的故事,还有无数读者期待的目光。没错,阿珠正在更新自己那部起初只是出于业余爱好而创作的网络小说。
自从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开始尝试撰写这部小说以来,时光便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阿珠已然深深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这部小说对于她而言,早已不再仅仅是闲暇时的消遣,而是成为了她情感寄托的重要途径。每一次当她的手指轻触键盘,发出清脆的敲击声时,那些曾经亲身经历过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就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于是,她不由自主地将这些珍贵的点滴记忆,一点一滴地融入到故事情节当中。
当然,聪明伶俐的阿珠深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复杂与微妙。为了避免可能引发的不必要麻烦或是误解,她独具匠心地选择了一种自传式的写作手法。但与此同时,她巧妙地将所有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统统向后推迟了整整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