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1/4 页)
袁书芳感动地主动吻向杨明杰的唇,“谢谢老公体谅,等国庆时我一定陪你去峨眉玩。”
杨明杰眉开眼笑地接受了袁书芳的感谢。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个多地震的地方,自2001年东昆仑地震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地震的研究和防范,此次由中科院、北大、中科大本科生、研究生联合举办的大型地震逃生教习便是国家重视地震的一个标志。
中科院研究生负责青海玉树县的教习,北大的研究生负责四川西昌的教习,中科大的研究生负责西藏墨脱,北大、中科大的本科生则平均分配到玉树、西昌、墨脱作帮手。
玉树这边,俞彤领队,袁书芳、张同以及一个研三的学长作副领队,剩下的三十六个研究生、本科生则作为普通队员。因为接到教习通知的第二天便从北京出发到玉树,因此袁书芳一行人到了玉树后才开始计划怎么把这次教习深入民心,怎样才能让普通群众认识到防范地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一次也算是国家想要看看当代学子们的能力,因此三个教习队一个助理指导教授都没有,一切都要学生们自己作主。俞彤领导的玉树教习队有二十几个研究生都是中科院的学生,大家在学校和实验室抬头不见低头见,因此对俞彤的领导无人说一句反对的话。还有十来个队员是北大和中科大的本科生,他们倒是想抗议女生做领队,但他们资历和学历都没有人家俞彤高因此也只能在心里抱怨几句,对于俞彤分配下来的任务却是没有任何异议地完成。
像这种需要证明自己能力以便将来有更多发话机会的时候没有必要藏拙,因此袁书芳一开始便雷厉风行地要了几个研究生和本科生带着国家地震局下发的教习通知找上了玉树县人民政府,找县政府的官员一起商量教习的时间和地点。
一系列准备工作做完,时间已经来到了七月中旬,教习队的第一课在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上演。来上课的学生共有七十人,包括玉树各中小学校长和县长、县委书记等一些县政府主要官员。
第一天第一次上课,俞彤决定让研三的几个经验丰富的学长作初讲,剩下的人则在下面学习,毕竟剩下的近两个月时间每个人都要上台讲课,可是队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上台讲课的经历。
上课的内容包括地震的行成,地震的危害,震前的防范和躲避以及震后的修整。内容看似很少,但把这几大项的内容讲完却花了三天十几二十个小时,更麻烦的是他们讲解的内容太专业格式化,这些平常不太接触这个领域的人根本听不懂这些专业术语,更更麻烦的是玉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是藏族人,而来这个大课堂听课的人一半以上都是藏族人,大家对汉语有点不敏感,因此,即使大家准备很充分,即使讲课、听课的人都热情高涨,但实际上第一次讲课完全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讲课失败,大家虽然有点灰心但并没有沮丧,但是让他们现在去学藏语或是让听课的人现在去学汉语都来不及,因此大家商量了一阵后决定换一个方式:首先请十个精通汉语和藏语的高中老师当翻译,其次尽量把专业术语用大部分人能听懂的大众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把那些编成册的图片用投影仪以电影的形式播放给大家看以期留下对地震最直观的印象,从而深刻地记忆下来。
幸好这一队本科生、研究生都是真才实学的人,因此不到两天,精通藏语、汉语的老师好找到了,那些难解的专业术语也在大家你一句我一言的建议中换成了大家都能懂的大众语言,电脑高手们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把国内、国外记载的大型地震实相记录编在了一起做成了藏汉双语的幻灯片。
第二次讲课完毕,好多学校的校长围上来请袁书芳众人去他们学校给他们的老师和学生讲课。
被围着的众人流着汗相视一笑,这一次总算是成功了。
之后依照第二次讲课的模式,俞彤把除她和三个副队长以外的三十六个人分成四个队分别去往玉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学校和社区讲课,俞彤和袁书芳四个队长副队长则天天走村窜巷联系、邀请有兴趣的人去指定的学校和社区听课。
从六月中旬到九月初,袁书芳一路人每天早上五点多一点就起床,凌晨一点多才上床睡觉,教习结束后每个人都变得黑黑瘦瘦,身上再也找不到一点城市人的感觉。但是离开玉树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舍,看着挂在脖子和拿在手上的洁白哈达,大家都在心里期待来年暑假还能来这个县城教习。
回到北京,袁书芳睡了整整一天一夜才克服了突然从高原来到平原带来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