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页)
袁方按捺不住兴奋,迅速点击,进入搜索结果主页面。很背运,里面并无详情。
不过这足以让他兴奋了。
“癫狂鬼语、蛊毒妖魅”这样的词,虽有些吓人,可一联想到“李世民梦中遇鬼”的传说,再联想到刘汉唐、霍子辉等人或昏迷或狂躁的症状,袁方就明白了。这类看似荒唐的词语其真实含义是指人神志失常。
而更让他欣喜的是“温虐”一词。这个词摆明了是说,这个药方和疟疾有关!
他丢开电脑,重又翻开那本《千金方》,迅即找到《第十二卷胆腑》。目光下移,果然找到了一行字:
“癫狂鬼语、蛊毒妖魅、温虐、但是一切恶毒,无所不治方”
在这行字下面写着:
“太一神精丹:丹砂 曾青 雌黄 雄黄 磁石 金牙”
太一神精丹!
好一个古怪的药方名字。难道这就是唐勇所说的那个“什么丹”吗?
它和伏火之丹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袁方一边想着,一边继续阅读。在书中,他还真发现了一些证据:
首先一条。根据注释,丹砂、磁石、雄黄这些药竟然都是金石类药物;而伏火之丹的一大特点即是由“神石”构成。
第二条。书上说:“太一神精丹,研和枣膏,丸如黍粒。”这文字不算难懂。是说,配制好的太一神精丹经过研磨后用枣泥包裹,大小如一粒小米。巧得很,他和郑海在槐树岗枯井中找到的竹筒里,恰恰就有几颗小米大小的黑色颗粒。
继续阅读,又有了发现。书上说,患疟病的患者在服用“太一神精丹”之后常会出现呕吐。凡是呕吐者,其病立刻痊愈。――这不正是霍子辉老师服用伏火之丹之后的情形吗?
总是巧合只能说明不是巧合。袁方几乎可以断定,太一神精丹就是伏火之丹。
他拿出手机,要把这个重要发现马上告诉吴璇。可他失望了。对方关机。
他把药方仔细地抄在笔记本上,然后马上发了一条短信给吴璇,讲了自己的新发现,而起特别注明了太一神精丹的药方和出处,按得他手指都酸了。这可能是他从使用手机以来,发过的最长一条短信。他真希望吴璇能快点看到,说不定对治“特异疟疾”能帮上一点忙。发完短信,他还不放心,又把电话打到了芳泽医院。接电话的护士刚上班,她也说不上吴璇在哪儿,不过这个护士倒是很耐心地把袁方说的古怪药方记了下来,答应一见到吴璇就转交给她。
袁方刚想要休息一下,就听房间外传来一阵低沉的乐曲声。他不禁纳闷,这么晚怎么还有人奏乐?侧耳细听,乐曲声是从通向综合展厅的那扇门后传来的,还隐约夹杂着说话声。
他轻轻转动把手,打开了那扇门。
一条交织着紫色光线的走廊出现在面前,粗糙不平的甬道直通一个宽敞的展厅。光线由镶嵌在四壁上的摄灯发出,暖融融的光泽覆盖着四下里零星散落的石雕、彩陶、瓷器等各色艺术品。一首低沉的古曲也同那缥缈的光线一样,在走廊里荡漾弥漫。曲调中鼓声阵阵,还有众多歌者深沉的低吼,犹如千军对阵,气势逼人。
袁方沿着走廊朝展厅走了几步,只见正对面屋顶上悬挂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华韵胡风:隋唐中原西域文化交流展”。
大厅中色彩柔和温暖,一男一女正在入口的地方低声交谈,像是在讨论一幅展品。袁方在斑驳的光影下仔细辨认,认出男的是唐勇。不禁纳闷:唐勇刚才还在古远今教授隔壁的房间休息,怎么跑到这来了?又往前走了几步,他也看清了唐勇身边女子的样子。她穿着连衣长裙,腰身宽大,再看容貌,恍若相识。
袁方突然间想起来了,她不是那个在白头老屋中和独目老人陈阿明交谈的女子吗?他还记得,陈阿明好像称这个女子为罗斯小姐。
他走过几块残缺不全的骏马石刻,朝唐勇和女子站立的位置靠近,想看看两人究竟在观赏什么。原来二人面前摆着一个巨大的城市沙盘模型。两人指点着沙盘,专注地说着话,没有察觉袁方过来。只听罗斯小姐用发音不标准的中文问唐勇:“除了这六匹马和《秦王破阵乐》,还有什么能够体现唐代中原西域的文化交流?”
“多着呐。”唐勇笑道,“为了这个主题我们布置了六个展厅,咱们刚看了个开头。”他按动一个电钮,面前那个“城邦”立刻有了活力,“宫殿”、“楼台”、“商铺”齐刷刷地亮起了灯火。
“这是大唐长安城的模型。”唐勇介绍道,“李世民登基后不久,大唐迎来了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