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看到的景象,韩路的心慢慢静了下来。
学校里的课又上了几天,终于宣布放假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已经变得金黄,有些性急的人家都收了大半,开始在晒场里碾了。
张英为了节省时间,一大早就把炉子的火生起来,把锅准备好放到炉子上,进里屋拍拍睡得迷迷糊糊的韩路,让她注意着,锅滚了就把火封住,然后看着韩栋别让他醒了找不到人哭闹,就拿着镰刀匆匆往地里走,韩海这时候已经到地里麦子都割一趟了。
韩路使劲睁开眼,看看枕边的表,还不到六点,起来看看睡得香甜还打着小呼的韩栋,把他往里面挪了挪,然后才出去开始洗漱。
太阳还没出来的清晨空气里带着丝凉意,韩路不自觉打了个哆嗦,接了盆水洗洗脸,整个人才清醒过来。
进厨房看看烧得通红的炉火,饭熟了才能关火,还得等一会儿。炉子里烧的蜂窝煤都是张英去街上买的散煤,回来兑上黄土和水自己打的,除了农忙季节为了赶时间和过年时亲戚来了做菜方便,平时从来不烧。
韩路盯着炉火出了会神,想起来母亲曾经让她看着锅,却一不小心睡过了头,锅里的水都煮干,最后一家人连饭都没吃,而父母一人拿着一个馒头就上地里的事。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谁年少时没做过几件蠢事呢——回屋拿了个凳子出来,又顺手拽了本书,坐在厨房门口——重要的是要知错能改,则善莫大焉!
作者有话要说:看着我这么勤劳,你们怎么忍心保持沉默(┬_┬)
21。 第二十一章 无题
夏收的田地里一片热火朝天,到处是埋头干活的人均匀散开,站到高处就能看到,大块的地因为每家人的干活快慢不一样,被分成一个个泾渭分明的小方块,参差不齐的有点像是俄罗斯方块,清楚自家地位置的人,从头数过去,能清晰看到远处那忙得头也不抬的小黑点是谁家的父母。
韩路一手拉着韩栋,一手还提着个大水壶,慢慢悠悠地走在路上,跟路上其他脚步匆匆的人形成强烈对比。
“路路,上地给你妈送水啊?”三爷韩东拉着装得高高的架子车从旁边走过,看到韩路道。
“是啊,三爷你一个人吗?三奶奶怎么没在后面帮你推着?”韩路看着那一大车子都感觉沉,路过一个小坑洼时,车子晃了晃,让韩栋站到一边,她站在后面道:“三爷,这里不好走,我帮你推一下。”
这时三奶奶拿着条毛巾从后面赶了上来,看到韩路在推车,赶紧把她拉到一边:“你小孩子没什么劲儿,这车子沉万一退回来再把你碰倒了。”等车子过去了,才指着三爷骂道:“你个老头子,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心急,让你等我一会儿你都不等,自己拉着车就走,有本事你也别让我给你推,自己上去啊?”
韩东也不说话,埋头走自己的,听着三奶奶的唠叨,往晒场里去。
韩路拍拍手上的灰,拉着韩栋:“走吧。”
他们家地的位置,韩路只记得大概,要是没到农忙季节,让她分辨这长得都一样的土地都谁是谁家的,肯定是做不到,但是现在家里的大人都在地里忙,想找到就轻而易举了。
到了田间,张英带着帽子,身上穿了件破旧的衬衫,捂得严严实实的正埋头割麦。反手一把抓住几垄,镰刀轻轻挥过,看起来很是轻松麦子就倒地了,似乎不费什么劲,可只有干过的人才知道,从早到晚,重复着这一个动作,到了第二天,如果是没干过的人基本胳膊都抬不起来了,而像张英他们一天下来,晚上胳膊也是酸疼,只是习惯了,也都不把这点疼放在眼里。
韩海在一边把割下来的小麦用钗一摞摞堆在车子上,直到堆得再扔不上去了,才把绳子抛过去,牢牢地捆好,拉到离家近的晒场上。
“爸,妈!”
听到声音,张英回过头,看到韩路拉着韩栋站在地头,用脖子里的毛巾擦擦脸,走过来道:“你们怎么来了?”
“给你们送水。”扬扬手里的水壶,韩路道。
“怎么送来了?我还说等这车拉到晒场,回家去喝呢!”张英接过水壶,对姐弟俩道:“地里热,别在这待了,你们赶紧回去吧!”
“回去也没事,我帮你们干活呗!”
“你能干什么啊?”张英失笑,“把你弟给看好,别让他乱跑就是帮忙干活了。”
“知道了。”韩路有气无力地道。
“回去看着点路,车上的麦子装得都高,视线不好,你注意别给碰着了。”
“好。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