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古代研究科技 > 第156章 新一年的耕作

第156章 新一年的耕作(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狂魔战神杨再兴在异世,我用篮球当武器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穿越成红楼嬷嬷,我把黛玉养胖了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穿越:我成了小哥未婚夫大王万万不可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四合院报恩的大茂原神:逆徒,连师姐也不放过特种兵之神话人物技能提取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海贼:辉煌天龙四合院之开局让傻柱识破绝户计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宋遥深知寻觅适宜的金属矿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若真如此,那自己的运气也未免太过非凡。

尽管部落对此需求迫切,但急躁无益。

方圆数百里之地,仍存一线希望,能觅得合适的矿源。

何况,部落目前所需并非巨量矿石,而是易于开采的矿脉,毕竟开采工具匮乏。

既然眼下无石可试,金属矿之事只得暂且搁置。

当务之急,乃是筹备新一年的耕作。

部落中,去年储备的种子悉数取出,需再晾晒两日,随后浸泡催芽。

这几日里,务必抓紧整理秧田。

今年的秧田面积较去年扩大不少,去年因种子不足,临了连秧苗都不敷使用,无奈将几亩田改作鱼塘。

今年务必确保稻种充足,以防去年短缺之景重现。

即便最终稻种有余,亦胜于不足。

宋遥心里清楚,找到合适的金属矿不是急得来的事儿,要是真那么容易,那自己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了点。

虽然部落确实急需,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

周围几百里地,总归还是有希望的,说不定哪天就能碰上个好矿。

再说,部落现在最缺的也不是大批量的矿石,而是那种容易开采的,毕竟咱手里也没啥像样的开采工具。

眼下的金属矿事儿只能先放放,部落得开始忙活新一年的种植了。

去年准备的种子都翻了出来,还得再晒两天,然后泡了发芽。

这几天得赶紧把秧田拾掇出来,今年的秧田面积比去年还大,去年种到最后秧苗都不够了,剩下的几亩地只好改种了鱼塘。

今年可得把稻种备足了,不能再像去年那样捉襟见肘。

就算最后稻种用不完,也比不够用强。

去年那几块田种得稀稀拉拉的,就算那样,还不够呢。

种子自然是优先选用部落内精挑细选的优质品种,相较于今年从其他部落交换而来的种子,明显要壮硕一圈。

尽管今年交换来的种子数量不多,仅有近百斤,但依然决定全部播种。

除了外出狩猎的队伍,其余成员都投入到秧田的开垦工作中。

仅仅一天时间,两大块共计六七亩的土地便被整理完毕,只待种子发芽。

五天后,那些已发芽的种子被均匀撒入田中,预计再过二十来天,便可进行移栽。

随着农活的暂时告一段落,部落的日常生产逐渐步入正轨。

狩猎队的收获也趋于稳定,每天都有丰富的猎物带回,甚至开始尝试用网捕捉活物。

尽管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金属矿石,宋遥已着手建造用于提炼金属的高炉。

他计划建造的是类似后世影视剧中常见的小型高炉,高度约两三米,足以满足当前需求。

这样的高炉建造起来相对而言并不复杂,其结构与部落现有的窑炉颇为相似,只不过在功能上更为专一,炉身也显得更为纤细。

用于制造高炉的耐火砖与砖窑所用材料相仿,且当时建造砖窑时还剩余了不少,这次正好派上用场,省去了不少麻烦。

仅用了一天时间,高炉便已全部砌筑完毕,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燃烧加固环节,这还需耗费整整一天的时间。

然而,眼下部落内缺乏合适的矿石,只能暂时将高炉搁置一旁,待日后有了合适的石料再进行试验。

反正建造过程并未耗费太多精力,且高炉规模较小,即便日后发现不适用,也不会太过心疼。

即便能够投入使用,若要进行大规模提炼,恐怕也难以胜任,毕竟整个炉体连同墙壁在内,宽度仅有一米三,高度最多也不过两米出头,一次能处理的石料数量实在有限。

就这样,东忙西碌,二十多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秧苗已然茁壮,到了可以移栽的时节。

依照传统,种植前的夜晚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时刻——那便是开秧门。

今年的巫对此尤为重视,因为他对于大米的痴迷已深入骨髓。

大米对他而言,几乎是生活的必需品,可以无肉,但绝不能无米。

好在部落里像他这样对米情有独钟的人并不多,除了他,也就是几位年长的老人了。

比如狼炎,他的牙齿早已所剩无几,吃肉对他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然而,米饭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狼炎常常会特意煮上一锅稀饭,供部

目录
少年歌行:双剑一出,天下皆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