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修好。由于李克用此时也正被幽州的刘仁恭和朱全忠牵制住,腾不出手来对付韩建、李茂贞,于是双方修好。朱全忠先是联合刘仁恭攻李克用,不久,他又联合魏博兵复攻刘仁恭,连破对方八寨,杀掠甚众。
唐昭宗李晔光华二年(公元899年),几经折腾之后,唐昭宗李晔好不容易还都,但是朝廷大权却被依恃朱全忠为后盾的宰相崔胤所专。崔胤专权后,把从前同朝为官的朝臣贬杀多人,势震中外,甚至连久掌皇宫大权的大小宦官也畏惧他的权势。从华州返都的唐昭宗李晔经过这数次失败之后,尤其是诸位宗室亲王集体被杀之后,知道大厦将倾,而自己又回天无力,从此心灰意冷,终日纵酒麻醉自己。
而就在唐昭宗李晔痛苦挣扎的这几年的时间里,黄巢叛将朱温,也就是投降大唐王朝的朱全忠,依靠着自己的嗜杀和不择手段相继吞并了远近一个又一个的割据势力,俨然已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势力。早在灭亡了秦宗权之后,朱全忠基本上就已经控制了河南之地。而陈州刺史赵犨感激于朱全忠曾解救陈州之恩,对他更是惟命是从,如同属下一般。朱全忠势力稍有坐大,便要吞并临近的藩镇。当时感化军节度使时溥据有徐、宿、濠、泗等州,地近宣武。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朱温势力既强,自然要把他作为攻略的目标,更况且朱温与时溥早有宿怨。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出身乱世(7)
原来,徐州行营兵马都统时溥在黄巢兵败后,论功为第一,朱全忠要和他争功,双方便有了嫌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加深了两家的矛盾。原先的淮南节度使高骈在争战中被杀,唐朝廷便任命征讨秦宗权有功的朱温兼淮南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这一任命自然遭到了淮南实力派杨行密(即十国之一的吴国的创立者)的反对,同时也受到占有徐州(今江苏徐州)的时溥的抵制,朱全忠和他的矛盾自然是日益激化。等朱全忠彻底地消灭了秦宗权之后,朱全忠受命到淮南去*孙儒,路过徐州时,遭到时溥的阻拦。朱全忠索性率兵攻打起徐州。双方的战争持续了六七年,一直到公元893年,朱温才攻破徐州。城破之日,时溥率全族登楼*而死。于是,徐州、泗州也落到朱全忠手中。
消灭了时溥后,朱全忠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兖州(今山东兖州)和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的朱氏兄弟。其实早在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朱温就曾以朱宣诱招汴州军士为借口,挑起过冲突。不过,当时,秦宗权还没有被彻底消灭,朱温暂时也还离不开朱氏兄弟的帮助。待灭了秦宗权之后不久,朱全忠立即开始攻打时溥,起初朱宣还曾经从中为他们讲和,又写信谴责过朱全忠。那时,朱全忠正集中全力对付时溥,对朱氏兄弟也还能暂时敷衍。
可一旦秦宗权一死,时溥一灭,朱温要对朱氏兄弟动手便再也无所顾虑了。恰巧这时候,朱氏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便在宣武等地用重金招徕军士,本来就想夺取兖州、郓州的朱全忠正愁找不到借口,便以此为口实,翻脸攻打曾经援助过他的朱氏兄弟。
唐昭宗李晔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朱温终于攻破了郓州,擒杀了朱宣;又乘朱瑾出兵抢粮之机,袭取了兖州。占据了兖州和郓州之后,朱全忠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了,以至于从唐末以来素有天下强镇之名的河朔三镇: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的罗弘信、镇州(今河北正定县)的王镕、定州(今河北定县)的王处存都不得不依附于他,到这时,朱全忠基本上就已经控制了中原大部分地区,成为各藩镇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军阀。
到了唐昭宗李晔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朱温更是身兼宣府、天平、护国三镇节度使,从而成为关中最大的军阀。随后在战场上连续多次打败了自己的老对手,唐朝末年又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占据河东的西突厥别部沙陀贵族晋王李克用集团,使他的势力在众多的割据军阀中更是无与匹敌。
而此时的唐昭宗李晔名义上虽然仍是大唐帝国的皇帝,其实与一小小藩镇也没有多大的区分,甚至于对自己的命运也不能把握了。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十二月,唐昭宗李晔在禁苑打猎后,又喝得大醉,手杀黄门、侍女多人,长期压抑而致心理变态,酒精作用下的唐昭宗李晔可能把眼前的小宦者、宫人们皆当成了囚他辱他的贼臣,剑光处处,鲜血淋漓。
谁知这一来,反倒刺激了时刻侍侯在唐昭宗李晔皇帝身边、并掌握着京师禁军和宫廷实权的大宦官左军中尉刘季述。为了自保,更了维持和控制朝廷大权,刘季述与他的心腹一合计,便借这一机会禁绝宫中内外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