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7
唐风打开文件夹,里面夹着厚厚一沓文件,唐风将这一沓文件摊在桌子上,韩江和马卡罗夫也围拢过来,“都是些俄文的文件。”唐风初步判断道。
“而且大部分是克格勃的文件。”马卡罗夫进一步判断道。
“克格勃的文件?看来这里面大有名堂。”韩江来了精神,但他却不认识俄文,只能等唐风和马卡罗夫的结果。
唐风和马卡罗夫分头快速翻阅这些文件,唐风很快翻出了一份重要的文件,“这也许是份能解开地堡秘密的文件。”
“哦!快翻译过来。”韩江催促道。
于是,唐风慢慢将这份文件翻译了过来:
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在苏中,蒙中边界构造永久工事的命令
(符拉迪沃斯托克工程)
国家安全委员会特种工程局(第13局)Я19660823
中国已于1964年爆炸原子弹,今年5月9日又进行了热核试验,实际已成为有核之国家,相信中国很快就会掌握氢弹和核导弹技术。因此,国家安全委员会奉苏共中央之命,为防备随时可能发生的与中国的战争,特命国家安全委员会特种工程局(第十三局)在蒙中,苏中边界开工建造完整之永久大型工事。
该工事应具备以下能力:
1, 需具备防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攻击的能力(具体参数另有详细任务书)
2, 需具备极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以期达到战役突然性之目的(具体选址另有详细任务书)
3, 需具备充足的空间,可以在工事内屯驻一定规模的武装力量(具体规模另有详细任务书)
4, 需具备完备的生活设施,可供一定规模的武装力量在此生活(具体设施另有详细任务书)
5, 需具备完备的通信和指挥能力,可在战时成为区域指挥和通信中心,可与总部,军区及前线各级指挥系统联系并兼容(具体参数和设备另有详细任务书)
6, 需具备一定的电子侦测及情报收集能力,在战时将工事发展成最前沿的情报收集中心(具体参数和计划另有详细任务书)
7, 需具备一定的常规防空防御能力(具体参数另有详细任务书)
8, 需具备较强的后劲保障能力,在战时可供应补给前线部队,并具有较强的自持力(具体设施数据另有详细任务书)
9, 需具备战时野战医院的必要条件,为战时负伤官兵提供基本和初级的医疗保障(具体设施数据另有详细任务书)
1966年8月23日
唐风翻译完之后,韩江和马卡罗夫都陷入了沉思,唐风也在回想从发现地堡到现在的经历,嘴里不停地回味着这个词,“符拉迪沃斯托克工程……符拉迪沃斯托克工程……征服东方,好大的口气!看来这处地堡是冷战时,为了防备和中国爆发核战争而修建的。”
马卡罗夫却在反复盯着那个“国家安全委员会特种工程局(第13局)”出神,马卡罗夫用手指使劲抹了抹“第13局”这个阿拉伯数字,确定他看的没错之后,马卡罗夫终于叫了起来,“总算找到这个第十三局了。”
“克格勃第十三局?就是那个您一直不知道的第十三局?”唐风反问。
“是的,我之前一直不知道克格勃第十三局是干嘛的?甚至对它是否存在过都不清楚,想不到竟然在这样一份文件上出现了。”马卡罗夫显得很激动。
“国家安全委员会特种工程局?”唐风又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看来这就是十三局的全名。特种工程局?这是干什么的?”
“我也不清楚,但是从这份文件上看,显然这处坚固的地堡就是十三局负责修建的。”马卡罗夫道。
“克格勃还负责搞工程?”唐风问道。
“是的,克格勃有些建设项目,涉及重要目标和国家机密,不宜让一般建筑公司来承担,所以现在看来十三局就承担了这项任务。”
“可你不是说十三局存在时间很短吗?”
“是的,由这份文件看,十三局在六十年代是存在的,但是后来应该就取消了,所以知道的人很少。”马卡罗夫推断道。
“看来这里就是极其重要的工程。”唐风再次环视这坚固的巨大地堡。
“从这份命令看,在苏中,蒙中边界不仅仅就这一处地堡,应该还有几十座类似的地堡,当时局势很紧张,两国随时做好了打核战争的准备,所以才会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