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1/3 页)
现从欧洲到世界的跨越,但我们终究不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直接打败美国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东线还有个棘手的苏联,而我们的海军又没有足够的优势再说了,当年英国崛起之后,那些当初大力支持皇家海军的企业家们不都收获到了极其丰厚的回报么?” 圆框眼镜盯着老者看了好几秒,正声劝道:“父亲,我们是商人,我觉得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首先考虑自身以及家族的利益,然后再去谈宏大的理想和爱国情操也只有那些头脑简单的、低级的民众,才会被狂热的民族主义煽动起来,不顾一切地从军、打仗,若是残疾了、阵亡了,国家又能做出什么补偿呢?” 须臾,老头苦笑道:“是啊,也许我真的老了,老得有些糊涂了”V 为了方便访问;请牢云轩阁'yxg。cc' | 。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67章 信仰
第67章 信仰 依次巡视并访问了联合钢铁、法本化工和通用电力之后,罗根首次以主管经济和工业发展副总理的身份来到克虏伯这个举世闻名的“军工帝国”,迎接他的是刚度过35周岁生日不久的年轻总裁,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在开始会谈之前,这位身材略显瘦小、穿着一套普通黑礼服的年轻总裁主动邀请罗根在工厂里转上一圈。 罗根愉快地接受了这个邀请,其实在担任空军兵器生产总监的时候,他两度来到过位于鲁尔区的克虏伯工厂,一次是视察航空火箭弹的生产,一次是考察“35吨空降坦克”的研发,现如今,这两种兵器的设计都已经通过了验证,只待时间和实践来检验它们的战略价值 克虏伯在鲁尔区的工厂总占地面积接近2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但规模仍不及联合钢铁与法本化工,而且枪炮、车辆等军工品必须以相应的钢材和各种化工品作为原材料,克虏伯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两大“卡特尔”。对此,罗根心知肚明,故而将克虏伯等重要军工企业放在了此次行程的最末。 坐在两边没有挡风玻璃的厂区电车,呼啸而至的寒风驱走了罗根仅有的倦意,再看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这个貌似体弱的家伙却无动于衷地坐在旁边,非常认真地注视着因为工作而走动的工人们。 行驶了大约五分钟,电车在一座高只有十来米,但长度和宽度都相当惊人的厂房旁停了下来。与这个体积庞大、拥有钢制骨架和板式墙体的建筑物相比,能够载运七八个人的电车就像是个不起眼的微型玩具,在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亲自引导下,一行人从一个很小的门进入,沿着简单的钢制楼梯上了楼,右拐左拐又右拐,眼前豁然一亮 四条流水式的装配线整齐有序地延伸向了厂房的远端,无数的工人正忙碌其间,而这一辆辆刚刚安装炮塔或是还只有车身的坦克,不正是罗根当初付出了颇多心血的结晶? “这是目前同时开工的8条V号坦克生产线中的4条,实行三班工作制,每条月产量最高可达第一批合格的量产型已经于一周前交付军队使用” 阿尔弗雷德公式似的介绍一如这里的流水线般冰冷,但是它所蕴含的力量却又和钢铁一样强大。 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自己的“杰作”一一成为现实更自豪的? 每月160辆,一年下来就是1920辆,相比于此前德国量产的任何一款坦克,这样的产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满怀喜悦的同时,罗根不禁多看了一眼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侧脸,这个被人们私下称为“工作狂”的家伙应该已经从工业界的合作伙伴那里得知了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他安排自己到这里来是要告诉自己克虏伯的生产效率无可挑剔,还是想让自己对他产生特殊的好感?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精妙的杀人机器” 最后几个字令罗根心中一紧:是啊,再完美的坦克终究还是一件杀人机器,这就是它无法改变的宿命 “副总理阁下,其实我还有个小小的建议,关于技术方面”阿尔弗雷德转过身,目光以大约15度角望向罗根。 目光相交的刹那,罗根只觉得那是一双多么认真而敬业的眼睛,除了工作,它们再没有其他邪念。 “什么?” “或许您早已知晓,苏军在东线投入了一种磁性地雷,它们能够对一定距离内移动的坦克产生反应,攻击范围和效率都较传统的触发地雷有不小的提升,而这种磁性地雷的制造并不复杂,我担心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装甲部队将面对大量由这种地雷组成的雷场所以我们近期着手研发了一种防磁涂层,它的制造也不复杂,只是成本方面” 早年在一些有关二战武器的杂志上,罗根就看到过使用防磁涂装的虎式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