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灵豆(第1/3 页)
道家谓三十六天罡为变,七十二地煞为化。
三十六天罡之变,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之理,是谓“天罡”。
诸天万物能随心变化,这是天道地道之“道”变通神,也称为神通变化。
而七十二地煞的化,是阴阳五行九宫八卦之“术”变求法,又叫做道术秘法。
相比较下,三十六天罡更得乾元造化之本。元神(阳神)之法由虚化实,更是乾元造化之妙。
所以,唯有同本质的功法才能修行。境界越高,乾元变化也就越深。
三十六天罡包括: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沙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以上排序不以威力为主,而是根据改变本质的程度,变化的难易为序。
“撒豆成兵”排在三十六天罡神变的最后两位。本质是万物有灵,灵以寄神,神能显化为依据。
比如植物的种子本身就蕴含生机,可以孕育生命,其中的乾元造化简直妙不可言。
而撒豆成兵就是通过元神(阳神),去感知种子的这种特性,为它们注入“神魂精气”,通过里面的生机,孕育显化出各种生灵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豆子,无论大小,作为孕育显化生灵,都是种子中最合适的。
至于“神魂精气”么,以目前易丰只能通过采集动物或妖物的精血,通过侵泡灵豆的方式,七七四十九天后才能得到。
因为精血是生灵一身血液的精华,本身就有滋养神魂的作用,自然也蕴含部分神魂精气,通过长时间浸泡,豆子也就自然吸收这份神魂灵气了。
在通过他掐诀念咒念咒,激发豆子的生机,自然达到显化该生灵的本相,起到撒豆成兵的用途。
只不过撒出去的“兵”能维持多久?那就要看豆子本身所蕴含的灵力了。
……
不过说道灵豆,就不得不提到蜀山的福利待遇了。
蜀山会为筑基期或以下弟子配有固定的灵食,只是以往易丰不能修行,门中也不会把蕴含灵气的食物浪费在他身上。
现在既然能修行了,那么他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毫不在乎了。
他通过李师叔祖的关系,硬是把每巡的灵食配额都换成了蕴含灵气的灵豆。
实际上他还可以通过耕种,来获得更多的灵豆。
蜀山的飞来峰本身就是灵气极度浓郁的灵脉。只要辛勤耕作,种子在经过孕育后,一亩地也能挑选出十来颗灵豆。
只是四季耕作耽误修行,所以蜀山内门弟子基本都靠外门来供应灵食。
想想也是,身在飞来峰灵气四溢的地方,不抓紧修行,哪有功夫耕田?吃灵食,真不如多多打坐吸纳灵气来的快。
所以蜀山内门弟子多把灵气食物当作辅助修行物品,况且筑基后期可以长期辟谷更加用不上。也唯有慕霞峰上的这爷俩,一个老来无趣,以种田为乐。一个修炼变化,需要大量灵豆,所以整个慕霞峰就变成了老少两人的田间地头……
此后的日子里,很多蜀山弟子飞过慕霞峰时,看到一座飞来峰被糟蹋成如此样子,都会不由自主的的惋惜:
“这哪还有蜀山仙境半点样子,整个一乡野农田。”
……
“看那,那小子往地里撒的什么?金黄金黄的?”
……
“好臭”
……
“不好,快走,是米田共”
……
就这样,不过短短月余时间,易丰就开辟了十几亩豆田。
同时他收到宗门给的第一批,十颗灵豆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拿慕霞峰上的兔子、野鸡做了撒豆成兵的实验。
他取了这些小动物的血,把灵豆浸泡了四十九天,又花了很长时间练习施法,这才把十颗豆子变成眼前的两只怪异生物。
一只绿毛鸡、一只黄毛兔子。
“五分之一的成功率!”
易丰捂着脸,自己废了半天劲,损失了八颗初级灵豆,只成功了两颗。
绿色的鸡是绿豆变的,黄色的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