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2/4 页)
“你是说,昨夜有宋军偷袭陈桥渡口?”
狄府大堂上,狄克敌眉头紧蹙,看着面前黝黑憨厚的青年,脸上透出一抹疑惑之sè。
这青年,名叫狄雷,是狄克敌幼子。
狄克敌膝下三子,长子狄云如今在开封书院求学,次子狄猛则从事经商,专走西域商路,如今不在家中。少子狄雷,在狄克敌看来,也是最象祖父狄青的人。
狄雷年已双十,天生神力,练得一身好武艺。
家传一对镔铁四棱锏,重八十三斤,号称是狄马营第一条好汉,无人能与之抗衡。
与两个哥哥不同,狄雷犹好兵事。
狄克敌也是悉心教导,并把狄青生前所撰写的兵法遗稿,交由狄雷继承。
狄雷道:“孩儿今早与焦成带人前去陈桥打探消息,发现陈桥北岸,已换了宋军驻守。
河面浮桥,更被宋军全部烧毁,看样子,似乎是要和虏贼决战。”
决战吗?
狄克敌露出了沉吟之sè。
他还是不相信,老赵官家和大宋朝廷,能有如此魄力!
暗弱多年,又岂能一朝变化?虽说宋钦宗登基不久,可狄克敌却一直在暗中观察。
在他看来,这大宋朝堂上也没什么新气象,依旧暮气沉沉。
若说有变化,便是那朝堂上的党锢之争越发激烈,甚至比当年庆历变法还要凶残。而老赵官家,也是一派懦弱表现。虽说李纲坚守开封,但在狄克敌看来,也不过是权力之争而已。所以,他不想去趟这浑水,也不太愿意让狄雷卷入其中
就在这时,大堂外跑来一个和狄雷年纪相仿的青年。
“三哥,打听清楚了。”
青年名叫焦成,其祖上也是狄青部将焦用,死于韩琦之手。
焦成的大姨,便是狄克敌的妻子。从辈分上来说,他也是狄克敌的外甥。
狄雷忙问:“那奇袭陈桥的宋将何人?”
“是太子亲军,兵部员外郎玉尹玉小乙,已经和虏贼交上手了。”
狄克敌闻听,眉头不由得一蹙。
他自然听说过玉尹的名字,更知道玉尹这两年来声名鹊起的过程原因?很简单!
狄克敌长子狄云就在开封求学,而当初帮助过玉尹的张三麻子,也是狄马营所出。
“阿爹”
狄雷有些急了,看着狄克敌大声道:“你不是让孩儿与那玉尹学,而今玉尹在陈桥孤军奋战,孩儿愿率乡勇前去支援。”
“闭嘴!”
狄克敌眼睛一瞪,厉声喝道。
他沉吟半晌,一咬牙,对焦成道:“给我硬探虏贼兵力,我这就派人去开封打探消息。”(未完待续)RQ
第301章 投石断流
硬探,是宋代的军事术语。
其意思和后来的武装侦察,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狄克敌要焦成硬探,便是动了出手的念头。可问题是,他担心朝廷最后又是虎头蛇尾的结局,平白搭上狄马营乡亲们的xìng命,却得不到他所期望的最终结果。
对玉尹,狄克敌倒是颇有好感。
可就算是有好感,他也不能拿着狄马营子弟的xìng命去博取功名。
这,也是狄克敌的原则!
不得不说,这是大宋时代的一个悲哀。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为了解决藩镇的后患。可是武将出身,凭借一身武艺打出这偌大江山,赵匡胤未必就真有这重文抑武的想法。可惜,后来大宋后来帝王,并没有领会到赵匡胤的想法,只是从表面上去理解,甚至扭曲了太祖的本意。
自大宋立朝以来,重文抑武。
无数为大宋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名将猛士,最终却少有几人善终。
将士们的心,冷了,寒了狄克敌有切肤之痛,对大宋朝廷,更充满了不信任。
+++++++++++++++++++++++++++++++++++++++++++++++++++++++++++
叨!
伴随着一声霹雳炮轰鸣,火炮越过广济河河面,落在河南岸上。
轰隆,霹雳炮炸开。红光夺目,便是明媚的阳光也在这爆炸声中黯然失sè。铁甲被撕裂,血肉横飞。十几名女真人被炸的血肉模糊,倒在血泊之中,哀嚎翻滚。
一股硝烟,弥漫空中。
初chūn时节的风,很轻柔。
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