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页)
就得掉头。
恰在审判期间,为了结束波希米亚的胡斯战争,罗马教会在巴塞尔(Basel;瑞士西北部城市;位于莱茵河畔)举行宗教会议。贞德要求到巴塞尔面见教皇,英格兰人怎么可能答应她呢?(关于胡斯战争,咱们后文再讲)
最后,审判者递给贞德一份会议记录,并威胁她说,如果不画押,就会被立即处死,如果照办,还会有再次受审的机会。
贞德只字不识,看着满纸ABCD,就是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为了争取申辩的机会,她还是在记录上画了押。各位朋友恐怕已经猜到记录的内容了——承认自己有罪呗。
贞德蹲在监狱里等待着不可能再有的申辩机会。按照惯例,凡是宗教审判,被告人是女性的,应该关在宗教监狱里,派修女等女看守看管。可是,英格兰政府把贞德关在普通监狱里。结果,在审判结束几天以后,贞德惨遭“民警”奸污。
【慷慨就义】
1431年5月30日,中世纪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日子。贞德被五花大绑地捆在火刑柱上,受她请求,两名修道士在她面前放上一个附有耶稣受刑像的十字架。一个眼含热泪的女农在贞德裙子前方放上一个小十字军,并默默为她祈祷。
随着刽子手点燃稻草,年仅十九岁的贞德在熊熊烈火中于鲁昂慷慨就义,而她将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贞德光荣后,英格兰人意犹未尽,他们从柴草灰里扒出贞德早已烧成焦炭的尸体,以此告之围观群众:贞德死了,没有活着逃走。然后,他们焚烧贞德的遗骸,直到烧成飞灰为止。
那些想收集贞德骨灰的人遭到粗鲁拒绝,英格兰人把骨灰撒进塞纳河。负责行刑的监斩官事后坦言:“(我)非常害怕遭天谴。”
二十四年后,在贞德母亲和法国异端审判所的首席法官让&;#8226;布雷阿勒(Jean Brehal)要求下,教皇同意重新审理贞德一案。
1455年11月,来自欧洲各地的神职人员齐集一堂,召开标准的宗教审判。根据一百一十五名证人提供的证据,经过半年的审理,布雷阿勒当庭宣布:当初对贞德的审判是不公正的,她是烈士,是殉教者,根本不是异端,并暗指英格兰政府利用无辜小姑娘的生命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简直无耻到极点。
1456年7月7日,法庭正式宣布贞德是无辜的。听到这个迟来的宣判,贞德也许会含笑九泉吧。
贞德的命运是悲惨的,同时也是幸运地,和那些至今得不到*的人相比,她还不够幸运吗?
1909年,教会为贞德举行宣福礼。1920年,贞德被追尊为圣徒,她和圣丹尼斯、圣马丁、圣路易(即路易九世)和圣特里萨一起成为法国的守护圣徒。
由于贞德解除了奥尔良之围,人们给她一个更为亲切的称呼“奥尔良姑娘”。
【圣女贞德的影响力】
圣女贞德不仅成为法国以及其他很多地区天主教会的精神象征,同时也成为法国的政治符号,这种现象从拿破仑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自由主义者以贞德出身贫寒为骄傲,贞德支持查理七世则成为近代保守派鼓吹“保王”的政治工具。到后来,保守派又致力于宣传贞德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战期间,不论是傀儡的维希政府,还是法国抵抗组织都把贞德当做宣传的政治工具。维希政府利用贞德反抗英格兰人的英雄事迹,用海报大肆宣传英军轰炸驻鲁昂德军是法国的不祥之兆;抵抗组织强调贞德反抗的是外国侵略,她的家乡在洛林,那里正遭受纳粹的百般蹂躏。
在现代法国海军中,有三艘军舰以贞德的名字命名,包括一艘直升机航母(helicopter carrier)。
圣女贞德也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形象,颇具象征意义。她的事迹出现在诸多文学作品里,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六世》也不例外。她的英雄形象更是被多次搬上荧幕,英格丽&;#8226;褒曼等多名女星出演过贞德一角。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二五 谢幕!百年战争告终
贞德牺牲以后,查理七世仍坚持主和思想,致力于策反勃艮第公国。
1435年,策反工作终见成效,勃艮第公爵突然改变立场,与法国王室签订《阿拉斯条约》(Treaty of Arras),把巴黎还给查理七世。
其实,勃艮第公国和英格兰之间早已有隙。早在十一年前(1424年),英格兰娃娃国王亨利六世的王叔们就与摄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