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众邻里笑道:“各位大娘大婶都是过来人,定是知道这里头的事儿的。想我二妹连葵水都没来,哪里来的那些龌龊事儿?不过是吃坏了肚子吐了一阵子就好了。莫不成二婶家的妹妹要是病了吐了一次,就有孕在身了?”
这话问到李氏的脸上,让她一张老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
本来众邻里都知道杨氏的为人的,还以为二丫也随了她娘。
李氏这么一说,她们还真的信了。
如今听心月这么一说,也挺有道理的。她们都是一帮大老娘们儿,哪能不知道这里头的曲曲绕绕?
听了顿时都哄笑起来,纷纷数落着李氏:“你这当婶子的怎能这么说自家侄女儿?”
“是啊,是不是想孙子想疯了?回去让你闺女也给你生一个!”
李氏的闺女今年都十四了,正是说亲的年纪,哪能让人这么背后说她闺女?
她气得和众人辩了几声,悻悻地甩着帕子就走了。
众邻里也没了好戏可看,说了几句客套话也纷纷散了。
院子里,心月兀自站在那儿,揉着眉心发呆。这才嫁过来几天啊,事儿还真不少呢,一浪接一浪的。
二丫见人走了,脸色才慢慢地恢复如常。
刚才她二婶怎么能那么说她呢?真是人心隔肚皮啊。想想还是大嫂向着她啊,今儿要不是大嫂替她说话,她还真的成了让人指脊梁骨骂的小贱人了。
有心想和心月说几句软和的话,却又抹不开面子,愣了一会,拔脚回了堂屋。
王二郎则一头雾水地走上前,悄悄地问着心月:“大嫂,你刚才说的那个葵水是什么啊?二妹的葵水在哪儿呢?”
正被这些烦乱事扰得头疼的心月,顿时哭笑不得。这人真是读书读傻了吧?
不过也难怪,这少年上哪儿知道这些呢?
她的面上不由红了红,伸手就赶着王二郎:“去去,干活去,别来烦我!”
王二郎见她面色不好,也不敢问,自去忙活。
心月回身来到屋里,见二丫依旧躺着,就没有好脸色,沉声道:“茅厕还是你的,晚上刮不干净还是没饭吃!”
已经饿了两顿的二丫,先还有些感激的心的,这时听了心月的话,心内那点儿感激顿时荡然无存,恨不得跳起来打她几个耳光。
可惜饿得前胸贴着后背,连抬手的劲儿都没了。
心月说完,就带着三丫三郎同着王二郎出了院门,到后山去了。
二丫一想到若是不干活儿,晚上还是没饭吃,只好咬牙起身来到茅厕,还没刮两勺就吐起来。不过胃里没有东西,吐得都是酸水,苦胆都要吐出来了。
等晚上心月回来的时候,二丫已经躺在炕上爬不起来了。不过茅厕倒是让她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心月知道这一招奏效了,也就兑现自己的话,晚饭多做了些。
二丫像是一匹饿极了的狼,见了饭菜就没命地吃起来,恨不得把碗盘全吞到肚子里。
看得王二郎直皱眉头,他这妹妹实在是太没有吃相了。
这个样子,将来怎么说亲呢?
五十章 有恃无恐
杨氏在镇上足足住了十天才回来。
这一日,心月和王二郎带着弟妹从山上下来,一进门就听见杨氏正在训斥二丫:“这般粗活都是留给你大嫂做的,你这丫头怎么这么傻?你的手要是粗了,日后可是找不到好人家了。”
心月就撇撇嘴,暗道一声“好日子过去了”,若无其事地就把褡裢在院子里卸下来。
王二郎皱皱眉把背上的柴堆在锅屋旁,那儿已经有十几捆了,不过这还远远不够。等严冬来临,他家的柴禾至少堆得像锅屋那么高才够一冬烧得呢。
往年他爹活着的时候,带着他大哥砍得柴禾远不止这些呢。他娘畏寒,一到冬日基本上都不怎么下炕,屋里还得烧着炭火盆,这柴禾可有得烧!
一听到杨氏说出这话,王二郎心里就不痛快。他娘不在家的这十天,二丫可是大有长进,不仅学会了洗衣做饭,连收拾院子都做得来。
要不是大嫂管着,二丫哪能出落成这样?
这样的姑娘到了婆家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可他娘都和二丫说些什么呢?这不是把二丫往火坑里推吗?将来谁家愿意娶回一个什么都不会好吃懒做的姑娘做儿媳妇?
王二郎站在院里,连杨氏的面都没见,就气得喊道:“娘,你这说的什么话?”
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