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1/4 页)
刘迁急急惶惶,好象天塌了似的,气喘嘘嘘的冲了进来。
“迁儿,何事惊慌?”刘安眉头一挑,颇有些不悦。今日之喜,远甚他事,他的兴致很少有如此之高的时候,刘迁冲进来,叫得急惶惶的,那不是扫兴吗?
“父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刘迁喘着粗气,禀报道:“睢阳传来消息,睢阳城破了!”
“睢阳破了?”刘安眉头一挑,根本就不信:“迁儿,休得胡言!睢阳是天下有名的坚城,怎么会破?吴楚数十万大军,历时数月都没有打下来,周阳区区数万人,能这么快打下来?迁儿啊,这送消息的人,总有些人别有用心,爱送点危言耸听的消息,你得学会辨别真伪,哪些可以信,哪些不能信,要做到心中有数。”
说到后来,竟然教训起了刘迁,还语重心长,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儿。
这话说到淮南八公心里去了,不时点头赞同,看着刘迁的样儿有些不屑,这个世子,如此不谙事,怎么做世子?
“父王,如此大事,谁敢乱报?”刘迁急了,声调很高:“孩儿接报之后,也是不信。可是,一连七次相同的讯息,孩儿不敢不信了。就算有人危言耸听,总不能这么多人造伪讯?”
“真是七次?”刘安端着酒杯的右手僵在了空中。
“父王,眼下已经有八次,九次了。”刘迁很没好气。
“啪!”刘安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酒水撒了一地。
“不好,快,派人去把书信追回来!”刘安猛的跳起来,声嘶力竭的吼起来。
睢阳已破,他所图之事已经不可为。若是这些书信落到诸侯王手里,难保没有人邀宠献媚,交给景帝。那样的话,他的末日就到了。
……
闽越,闽王宫。
闽越王邹郢正和其弟余善在计议大事。
“郭大侠不愧是江湖有名的侠客,一道江湖令传下,就有那么多的朝臣遇刺,要不是主父偃处置得宜,还不知道死多少呢。”邹郢眼睛放光,大是兴奋:“朝臣死得越多越是对我们有利!最好是梁王结连诸侯作乱,闹得天下不宁,汉皇穷于应付,到那时,孤的大事就成矣!”
“大王好算计!”余善笑着道:“依臣看来,梁王这次必然作乱。这么多的大臣死伤,汉皇要是不处置梁王,朝中大臣就会辞官而去,朝中一空,谁还会为汉皇奔走效力?汉皇这是不得不处置。可是,梁王性格刚毅之人,他会屈服吗?肯定不会!他会依据睢阳城坚守,睢阳城之坚固,闻名天下,汉皇就算派出十万,二十万大军也是无可奈何。”
“只要此事拖下去,大汉必然陷于混乱之中,没有三五年难以平息。”邹郢兴奋的站起身来道:“三五年时间,足够了!足够孤扫灭南越和东瓯!只要百越一统,孤的实力就会大增,即使汉皇平定了诸侯之乱,派出大军杀来,孤有何惧?”
“大王此言差矣!”余善很不赞同邹郢的看法。
“哦!”邹郢大是意外,眼中精芒闪动,打量着余善,问道:“此话怎讲?”
“大王,三五年以后,汉皇他还能派得出兵吗?”余善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大王,你忘了匈奴?”
“对对对!”邹郢恍然大悟,笑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三五年后,匈奴的伤口已舔好了,卷土重来,到那时,汉皇忙着应付匈奴,哪能派兵前来对付孤!就算孤闹得再厉害,他也不敢派兵,还得派人好言安慰。到那时,孤的胃口就不止如今这般小了,一定要让汉皇付出让孤满意的代价。”
三五年后,匈奴恢复过来,一定会卷土重来,洗雪前耻。到那时,汉匈大战必是规模空前,爆发惊天大战。要知道,歼敌一万,自殒八千,即使汉朝胜了,也会伤亡不小。
而闽越,若是灭了南越和东瓯,实力会增长很多。对汉朝来说,南方出现一个新的威胁。为了与匈奴大战,汉朝不得不结交闽越,以免他扯汉朝的后腿,汉朝要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的高,是很高。
“大王,与其要汉皇的钱财,不如要汉皇的土地。”余善笑得很奸,眼中精光闪动:“到那时,我们趁汉朝与匈奴大战之时,出兵江南,把吴国江南之地收入版图,岂不更好?”
“极是,极是!”邹郢不住击掌:“收了江南吴国旧地,就可以准备收淮南之地了。淮南之地,那可是富饶之地,当年楚国的粮仓。有了淮南之地,我闽越将会更加强大。”
在当时,江南的开发程度并不高,算不上经济发达地区。其重要性,远远不如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