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3/4 页)
立下军功,他们代行丞相事是应该的。主父偃名不见经传,突然冒出来,一下子就到了代行丞相的高位,要他们不惊奇都不行。
可是,惊奇归惊奇,谁也不敢反对。
“周亚夫。你虽是做过丞相,可是,你这丞相做得实在不怎么样,连豪强横行都不知道,还是去做你的太尉吧!”景帝打量周亚夫,给他的亲家翁派了一件美差。
“诺!”
周亚夫生性好兵,喜欢打仗,于政事实在是不怎么样。景帝这话虽然难听,却很中肯,他自己也是如此认为,不仅不恼,反倒是欢欣鼓舞。
景帝微一颔首,目光停留在周阳身上,穆穆天子脸色泛起了笑容:“周阳,这练兵一事,就交给你了。你练兵,所需之事,由周亚夫掌握。周亚夫,你不会难为你的儿子吧?”
周亚夫做太尉,掌兵事。周阳练兵,这是父子一条龙了,一定会很顺畅。周阳需要之物,周亚夫肯定是全力支持,这练兵要不顺畅都不行,这才是景帝今日朝会的重点。
这不过是整个革新的序曲,拉开了大幕,才会有好戏。大幕一拉开,大汉帝国向着文治武功鼎盛的局面更近一步了!
二百三十六
建章军营地,兵士们正在进行训练。张通更是练得刻苦,额头上全是汗水,仍是在使劲挥着汉剑。
“咚咚!”
如雷的战鼓声响起,兵士们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望着战鼓擂响处,热血沸腾。
张通更是紧了紧手中的汉剑,来到建章营这么多天,就没有如今天这般激动。因为,今天是周大帅升帐的日子,这是聚将鼓。
周大帅聚将,必是有好事,张通哪能不激动。得多用功,早点成为一名真正的建章军兵士,好跟随周大帅征战疆场,张通暗自告诫自己,手中汉剑用力的挥出。
周阳的帅府。
周阳身着戎装,顶盔贯甲,周大帅的威势复现,与那个订亲时的俊朗少年截然不同。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一众将领站得笔直,仿佛出鞘的利剑一般,人人精神振奋。热血激荡。
回到长安这么长时间了,一直在歇乏。歇乏固然让人轻松,却也太闲了,没有疆场冲杀刺激,让人振奋。
今天,周大帅的聚将鼓第一次响起,李广他们好久没有听闻如此让人振奋的战鼓声了。
最让他们激动的是,周大帅今日的聚将鼓不是要他们去冲杀,而是要开始练兵了。未来的汉军会是什么样儿,他们早就熟知了,真要练成了,将会是华夏历史上最为强悍的大军,其打法具有毁天灭地的威力,比起秦朝的大军更胜一筹。
不要说匈奴,就是东胡、百越、西羌、西域,加起来也不是对手。
景帝那句会打得匈奴连种都不剩,就是这支可怕大军的最好评价。
虽然这支大军还没有训练出来,可是,从今天开始,这支大军一步步就会出现,他们哪能不激动呢?
不要说李广他们激动,就是周阳自己也是激动难已。这支大军打造出来,会成为超越秦始皇那支无敌大军的可怕存在,周阳会成为孙武、吴起、商鞅那样的名将。
人生在世,这样的机会有多少?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名将,那么多的才智之士。又有几人得到这种机会?
周阳不仅激动,还很幸福!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就落在自己肩上,自己是幸运的!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吸口气,强抑一下心神,周阳扫视众将,于他们的精神头很是赞赏:“这些天歇乏,没把你们歇得软蛋,还是那般身板硬朗,精神抖擞!”
“呵呵!”
李广他们报以一阵畅笑声。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训练大军。皇上已经恩准,先训练三万。”周阳开始训话了:“之所以训练三万,而不是五万,甚至更多,那是因为,我们要打造的强汉大军与众不同,要超越前朝的大军。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打法在历史上没有过,没有经验教训可供我们借鉴,我们必须要摸索。先练三万。验证我们的想法,然后再来改进。等到全面成熟,再训练十万、二十万、五十万、百万大军!”
一种战术的成熟,需要很长时间,需要经过实战检验。一下子训练太多了,若是战术有问题,后果非常严重。先练三万,检验战术,这是稳妥之策。
商鞅当年练兵,最开始也只是练了五万。虽然只有五万,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把诸侯分裂的割据局面,转变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