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3/4 页)
眼睛瞪大了。
“是呀!”汉朝给匈奴压着打了数十年,最需要的就是精通韬略的将领了,程不识他们大声附和。
“呵呵!”丁隽笑道:“边关之上,有你们飞将军,程将军就够了,何需我们。我们在这山谷中,只有一个任务,找到打败匈奴的办法。”
“找到了没有?”李广快嘴是出了名的。抢着问道。
对这事,谁不想知道呢?周阳、程不识他们个个睁大了眼睛,静等他的回答。
“哎!”丁隽一声叹息,就是最好的答案:“我们费尽心机,呕心沥血数十载,却不如大帅一战之威!在长城大战以前,我们没有办法,如今嘛,有些眉目了。这都是拜大帅所赐呀。”
“呵呵!”
一想起长城大捷,李广他们就很欢喜,发出一阵畅笑声。
“我们这里的建章军,都上过战场,与匈奴大战过。可是,有很多人肢残体缺,你们不要笑话。”丁隽提醒一句,道:“这屋里,有些东西,大帅,各位将军,请。”
正说间,来到一幢宽大的屋子前。丁隽马鞭一指。
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看建章军真正的秘密,一听这话,众人哪里还能忍得住,飞身下马,飞也似的冲了过去,竟然把丁隽这个东道主甩到后面了。
一进屋,周阳一扫视屋里,立时愕然。
正中摆着一张巨大的木台,上面摆放着不少木偶,象人、象马、象弩兵、象戟兵、象车兵。在木台四周围着不少人,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上面的木偶,一脸的肃穆,显然正在沉思。
这些人并没顶盔贯甲,而是一身红色的军服,表明他们还是汉军。
精气神不错,不乏精悍之气。可是,他们中有不少人缺胳膊少腿,一瞧便知上过战场。
一见周阳他们进来,这些人抬起头,惊愕的打量起来。
“快来见过大帅!”丁隽最后一个进来,大声下令。
“大帅?”这些人一阵惊讶,忙上前见礼,冲周阳道:“见过大帅!”
都知道周阳岁在弱冠,还未行加冠之礼,虽是没有见过周阳,也不会认错。
“见过各位。”周阳回礼。
“大帅,你来得正好!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见礼一完,一个少了一条腿的汉军马上就问话了。此人年纪不小。五六十岁了,颏下一部花白胡须,不知是何时的老兵。
周阳早就看明白了,他们在木台上摆出的正是长城大战汉军的阵势,他们是在研究汉军的打法。周阳这个始作俑者就在眼前,不问周阳还能问谁?
周阳也没二话,快步上前,把木偶一阵摆弄,给他们讲解起来。
对长城大战,他们没少下功夫研究。可是,这是周阳的得意手笔,听周阳道来,远非他们猜测所能比,听得一众人张大了嘴巴,连话也说不出来。
周阳话音一落,屋里静悄悄的,连赞叹声都没一句。他们还处在惊讶中,还没想到赞叹。
“奇谋啊奇谋!”
过了半天,众人这才七嘴八舌的赞好。
长城大战,汉军所用战术,的确是打破了汉军常规。尤其是那阵势,更是从来没有过,说是奇谋也不为过。
周阳略一谦逊。和他们交谈起来,问他们如何看待这一战术。这些人也不客气,各抒己见,还真有不少真知灼见,周阳大是赞叹,不愧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这是现成的参谋官,更是现成的战术教官,可以办一座军事学院了!”周阳心中暗赞,又有了新的想法。
谈完了长城大战,周阳和他们畅聊,听取他们对打败匈奴的意见。他们又是各抒己见,这可是数十年精研的结果,确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战术,可是,若是有人把这些整合起来,择取其中的良谋,一定会为汉军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战术。
战术,是一支军队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战术,何来胜利?
至于用奇用谋,那是在战术之上,需要战术来支撑。汉朝在数十年前就在着手研究对付匈奴的战术,实是高瞻远瞩,让人钦佩!
聊完了战术,时间已经不晚了,天都黑了老一阵。丁隽叫人送上饭菜,一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谈打匈奴的事情,愉快异常。
这一谈就是深夜,周阳他们方才歇息。
次日,丁隽带领周阳他们去看他们研究的兵器。兵器和战术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适用的兵器,何来适用的战术?
在丁隽的带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