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
丁婠踱了一脚,话已由不住口:“往年你若肯低声下气留在盛京,如今还愁没脸?见你这样,也怨不得我同母亲还在这里吃这等仰人鼻息的灰!”
把丁凤寅的老疮疤给连皮带肉地揭起,丁凤寅气得浑身抖糠,“噼里啪啦”连棋子带棋盘掀翻,起身大步踱了出去。
丁婠顿如吃了记闷棍,知道丁凤寅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如何让二太太也带上她一道去明州呢?
恍惚间坐了约一盏茶的光景,纨娘拨帘进来,手里头托着滚茶,见她便笑:“怎么?又吵了?”
丁婠眼往旁处一搭,没说话。
纨娘在丁婠手边坐下,把热茶塞到她手里边:“适才看到丁妙去了,怎么?是跟她吵的?”
丁婠没好气,“嗖”地起身,冷酸地道:“谁爱招她了?也不问问到底是谁要去招她了!若我不拉着,整个荣菊堂都要被她给拆了。我死拉活拉做尽了好人,可偏有些人不领我的情。合该是我的事他便能袖手旁观了不成?祖宗有交代,咱们丁家世世代代可都分不得家,别瞧如今的三叔在家里还卑躬屈膝地活着了,我们还是亲生兄妹呢,便见着我由人欺负?难道现在就有了分家的心?连顺手的事情都不帮衬下!”说到伤心之处,不禁连眼眶都湿了。
纨娘没成想是跟自己那口子闹的别扭,心道来的不是时候,这般开解她岂不要打自己夫君的脸?于是坐着默不作声。女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唯言行与德性密不可分,她又最是顺从的人,哪里敢说丁凤寅一句不是?
丁婠说了半晌也不见纨娘回应,这小姑子越发心里委屈。今朝被丁煦寅一鞋掌拍了不说,还被自家兄弟膈应地半死,她是招谁惹谁了?想她贤名在外,到底说不得重话。心里头又堵着丁妙即将去明州的事情,亦发地眼昏脑浊的,流着眼泪跑着回自己屋去了。
躺了足足半日不见起来,左右想着丁妙这回事,便是连晚饭都吃不下了。
又说丁妙回了忠善堂,让裁缝量过身,就春风得意似地往正屋里钻。这日午后正屋大门又紧闭,她见无人便趴在玻璃槅扇底下偷听。
里头是算盘珠子一阵噼里啪啦地响,账房李耿家的说着话:“这里是三百六十五两七钱……抹了零头,那就是三百六十五两。”
“……”良久二太太才“嗯”了下,传来摞现银的声音。二太太间歇又道,“不能抹,丁姀的月钱里正好有七钱的零头,就把帐做到下月里去。”似乎又想到什么,道,“下月的月钱支了么?”
李耿家的笑了两声:“太太放心,哪一回迟过呢?奴婢心里头明白的,早教人把银子都准备好了,只等着各房里的丫鬟姐姐来领。”
丁妙想着母亲正跟李耿家的计算月帐,就不好进去打搅。又忽闻刘妈妈说话,道:“且把三太太那份的给我,我亲给送过去。”
李耿家的讪笑:“妈妈做事可真踏实,我回去就着人送到妈妈手里。”又问二太太,“那三百六十五两是从哪里支?”
二太太沉吟了半晌,回道:“你容我想想。咱们是年后动身,把要紧采办的先买了,其他增增补补的也未可知。哦……年时的百味可备地如何了?”
那百味是有丁家传统的素百味,每年都会朝四里街坊派,一直能派遍整小半个姑苏城。李耿家的心中有数,料到二太太会问,便打算仔仔细细地汇报一番。可未及开口,二太太又续道:“若已经有账目了,再重新做。今年多了这一笔,百味的事可以斟酌着做。”
李耿家的旋即明白,二太太是想从百味里省出些银子。于是立马道:“正好没做,二太太这一说,我就知道了,明朝就把册子送过来给您过目。”
二太太打量李耿家的,把算盘往旁边一放:“这些钱里头,把该兑散的兑散,该兑成票子的兑成票子。拢共也不多,你掂量着办!这笔虽不能跟妙姐儿的比,但好歹也丢不了脸。就这么着吧……”
丁妙听着李耿家的动手收拾东西,便立刻缩到了转角去。果见片刻的功夫,李耿家的就抱了只红漆带锁的钱纹木箱子出来,咯吱窝下的算盘珠子“旮旯旮旯”响了几声。她抖抖身子抱紧,大脚落到台阶上,一路肥臀大摆地走了。
丁妙看着那只木箱子,听母亲的口气似乎是为丁姀准备的。三百六十五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细想适才的派用似乎是去明州大大小小的贽见礼。她微有不屑,赵大太太那头的人何止是上回带过来的那些?那回光上等丫鬟都有好几个,更别提还有没露脸的了。那些个身份的人,没有几两银子的头数打发少不得矮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