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85、令人不解的地中海】………
地中海位于干旱地区。使得这里的气温高,气候干燥,降雨量也少。据统计,地中海的年蒸发量超过了江河径流量和年降水量之和,因此有人推断说:如果大西洋的海水不流入地中海,不用1000年的时间地中海就会干涸,重新变成一个干透了的深坑。海洋地质学家认为,在1500~2000万年前,地中海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是相沟通的。它们之间通过广阔的水道来进行海水交通。而到了700~800万年前,这一地区发生了造山运动,使得欧洲、非洲与亚洲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地中海发生崩裂。崩裂的地壳,使被割裂出去的海盆变成了沙漠。虽然法国的罗纳河、埃及的尼罗河不断有淡水注入地中海,但由于蒸发快,一滴水都难以存储。
通过现代的钻探取样技术,人们发现:在地中海的海底分布着很多的盐丘。在未固结的现代沉积物下面,有坚硬的蒸发盐层。所以人们认为这就是当时地中海干燥脱水的证据。在海底沉淀了上百米的盐床是因为地中海的海水不断的蒸发,致使浓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深部盐层受到挤压,升到上层,形成一座盐丘。此外,一直流入地中海的尼罗河和罗纳河也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很据地震剖面资料和钻探资料分析,覆盖在罗纳河谷上的现代沉积物,要比后来覆盖上的沉积物深915米。地中海蒸发量超过了江河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这使得它的表层海水的盐度要比大西洋海水的盐度高得多,这些高浓度的盐水从直布罗陀海峡流出,*大西洋后,下沉到约千米深的平衡水层。大西洋海水又从表层流入地中海,来补偿从地中海流出的表层水。大西洋流入地中海的海水经过蒸发、冷却,又沉入地中海的深层,九这样循环不息,维持着自身的平衡。虽然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也进行水交换,但是它们之间的海槛太浅,两者的水交换也仅仅表现在表层水。这使得地中海成为最缺乏营养盐类的大型水域。
地中海真有一天会消失吗?如果地中海真的消失了,它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从地质结构来看,地中海海底的盐丘被认为是曾经干涸的证据。然而,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它是地中海中固有的,但是如果真的是固有的,那么如此深厚的深层盐层是从何而来呢?从气候的角度看,陆地上的气候多受海洋热能量输送的制约,海洋贮热量大使它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可是为什么在地中海地区,这种影响则不明显呢?这使得科学家在今后要研究,地中海的盐交换机制、气候影响海水交换机制、海气热交换机制等这些是怎样进行的。
………【86、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可燃冰】………
最近,我国南海发现储量巨大的“可燃冰”。专家声称,这种“可燃冰”的新能源矿藏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
“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1000米处。
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
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
“可燃冰”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
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专家表示,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目前,国家已启动相关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