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困境(第1/2 页)
兰大爷还挺明事理,知道程文海该打。
到了兰大爷家,沈秋的余怒还没消,但自己又打不动了,便气不过的瞪陈度。
陈度也是哭笑不得,三番两次往高绢身后躲。
高绢看着新奇,便偷偷问:“你躲啥?”
陈度:“小嫂子让我打程文海呢,但你看他那怂样,打他,我的手得有多脏。”
高绢翻了个白眼:“少来,你是想让秋,帮你吹枕边风,少写点报告吧。”
陈度被戳穿,笑得好不尴尬,他也就这点想法了。
王飞燕哭到喘不过气,拉着沈秋不停的问:“李静不会有事的对吧?”
沈秋只能不厌其烦的安抚她:“会没事的。”
但恍惚间她想起,李静难产,会不会就和现在的流产有关系?
曾记得,上辈子她缀学以后,和安然几个,来往的也不多,因为那个时候她疲于生活的奔波,和继续上学的安然李静王飞燕,不知不觉也形成了两条人生线。
她因为上班,和闺蜜们几个数月不曾联系的时候也有。
这么说,她记忆里没发生的事,不代表就没发生过。
……
叹了好大一口气,她这才慢慢静心了。
就见兰大爷领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回来了。
小女孩后面还跟着个女人,女人手里牵了个三、四岁的男孩。
待人走近了,就见女人二十来岁的样子,谈不上漂亮,但也算五官清秀,有初为人母的稚嫩感和少女的纯朴感。
混合交替,但不突兀。
至于她前面的女孩,瞅着五官和她很相似,尤其是眉眼,如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再低头看小男孩,除了厚厚的嘴唇和女人很像,其他的地方估计都像父亲,五官周正,大眼睛长睫毛,有虎头虎脑的萌萌感。
在沈秋打量他们三个时,女人也快速察觉到沈秋是主心骨,于是她也在不动声色的打量。
直到兰大爷开口。
“秋菊,就是这些城里人想出山,你看让春花去行不行?”
……
下午三点,在兰大爷家随便应付了一口,沈秋等人就决定出山了。
带路的叫李春花,是李秋菊的亲妹妹,今年十二岁,刚考上初中,学校就在山外的镇上。
她边走边告诉沈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经常走这条出山路。
周一和周四在学校寄宿,周五放学回家,周末下午又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走接近五、六年。
平时天气好,她走得快,四个小时就能出去了。
沈秋安静的听着,高绢时不时接话:“怎么走了这么年,不是通车了吗?”
李春花灿烂的笑:“坐车是要给钱的,我妈说山里人没啥收入,能省则省。”
高绢明白了:“搭便车也要给钱啊?”
李春花点头:“当然要给啊,这是村里的规矩。”
高绢又问:“那这里离出山,大概有多少公里?”
李春花摇头:“我不知道,反正平时走,要走四个小时左右。”
高绢又审视了一下前后地形:“那出山的路,全是沿着山脚走吗?”
“不是啊,也要爬上爬下的,再往前就是七十二拐,咱们要赶在天黑前过了七十二拐,不然的话,会不太好走,主要是你们不熟,怕你们摔下去。”
“摔下去?”
李春花嗯了一声,絮絮叨叨告诉高绢,说前面虽然叫七十二拐,但其实并没有七十二拐,只不过是路窄,又挨着小溪,路基差不多十来米高,所以不熟路的人,容易害怕和一脚踏空,掉小溪里头。
……
高绢有些心神不宁,回头给了沈秋一个眼神,暗示她邓明如果想阻止,必会在七十二拐动手脚。
沈秋心领会神,问李春花:“如果七十二拐也出现塌方,还有其它的路可以出山吗?”
李春花愣了愣,下意识道:“可以啊,就是更难走了。”
高绢问:“怎么个更难走法?”
“那就是爬山了呀,我们放羊的时候经常爬,爬着爬着就出山了。”
陈度看着茂密的深山老林,倒吸了口气。
“就这么硬爬?”
李春花仿佛没听懂,但点了下头:“没事的,我们在山里长大的孩子,方向感都特别好,不会迷路的,我答应了兰爷爷送你们出山,就一定会送你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