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1/4 页)
狄烈伸手从匣中取出火枪,在手上掂了掂,估计在十一、二斤之间,比“褐贝丝”重一些。这跟铁料的材质与枪管壁的厚度有关,在这方面,就不做苛求了。全枪从外形上看,与自己所画的图形,也就是后世的“褐贝丝”很近似。枪管为全钢(镔铁)打制,质地细密,厚重光滑,枪口外缘稍微呈喇叭状,这样更便于装弹。枪床是用坚硬的榉木所制,上了三遍漆,油光锃亮。最关键的枪机构件,也就是击发槽,居然也与自己印象中的那把“褐贝丝”完全一致。
狄烈试着扣动了一下板机,感觉阻力很大,扣动时费劲不小。击锤重重敲打在钢片上,发出清脆的震响,数点火星溅入药室中。连续扣动五次,除了一次哑火之外,其余四次,都能成功发火。也就是说,哑火率在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在前装燧发枪来说,这种程度的哑火率已经算很不错了。
狄烈暗暗点头,一边用后照门对前准星瞄准虚空某一点,一边信口问道:“这枪制造起来难度大吗?”
周德旺与鲁大成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老老实实回答:“此器物制造,实属不易。若无寨主交付的图样及枪机构件分解图,俺们穷尽一生之力,也不可能想得出这世上竟有如此精妙的装置……此物的枪管及枪床制做起来倒是不难,有上好铁料及熟手铁匠即可,最难的就是这击发槽。每一个零部件,都反复铸造多次,才勉强有一部分合格成品。而难中之难,就是那螺栓与弹簧……”
狄烈听到这里,也被吸引住了,放下枪问道:“对啊!我光顾着画图样,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周德旺回答道:“螺栓靠的是笨法子,一圈圈锉磨出来。虽然大多不合格,但百里挑一,还是可行的。做出一个成品后,以之为模范,进行翻铸,然后再手工打磨光滑,好在寨子里的匠人着实充足……至于弹簧,俺们做了一个粗陋的拉丝机……”
“拉丝机?”狄烈大讶,这个时代就有这样的技术了?
“是,其实拉丝机前朝就有,有些将军的铠甲甲片便是用铜丝缠扣的。只是此机简陋,拉不了长丝,只能拉一些粗短的铜铁丝,好在弹簧的铁丝长度并不算长。俺们将拉出的镔铁丝,趁热缠绕在刻好螺纹的陶棒上,待镔铁丝冷却成形后,取下即成……”
狄烈连连点头,古代能弄出铜铁丝,想想也不奇怪。汉朝时那些金缕玉衣、银缕玉衣什么的,不就是用铜丝串辍缠扭着玉片而成的吗?西汉时就能弄出这东西,何况此时科技昌明的大宋。
“只是有一点……”周德旺小心道,“镔铁拉丝极难,细则易折,粗则难以扣动悬刀……呃,是板机。而且拉出的铁丝粗细不均,使用时间不长即折断,需时常更换……”
“难怪我说扣板机时阻力那么大……”狄烈沉吟一会,断然道,“将拉丝机的问题通报所有工匠,大伙一起集思广益,无论何人,若能解决个这技术难题!赏田十亩,耕牛一头,农具全套。”
周、鲁二人俱是又惊又喜,忙不迭应承下来,心下打定主意,今晚开夜工也得将这个技术难关攻下。
枪已经验看过,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接下来就是试枪了。
狄烈带着二人拿着弹药,转到后山一片较平坦的无人空地,在三十步(五十米)外竖了一个三公分厚的木靶,再套上一具金军骑兵轻皮甲。…;
狄烈打开弹药盒,盒里分两格,一边是黑火药,一边是圆滚滚的铅弹。铅弹的制做很简单,在两块铜皮或铁皮上,压出固定规格的半圆形凹槽。将铅块溶化后往凹槽里一倒,两块板子一夹,等铅丸凝固后,倒出来的就是象钢珠子一样的铅弹了。这玩意随用随压,一会儿功夫就能弄出一堆来。
狄烈一边回忆当初托尼跟自己说过的装弹步骤,手上一边按步就班地进行:首先竖起火枪,将事先估算好份量的颗粒状火药倒入枪管中,然后从枪管下方取下通条,插入枪管把火药压均匀;用涂上油脂的软皮裹住一发铅弹,从枪口塞入(早期塞铅弹是用木楔敲入枪管的,既费劲气密性又不好,后来有英国一名传教士发明这种塞弹方法,不但塞弹轻松,而且气密性也很完美。狄烈的知识直接来自后世,在这方面少走了很多弯路),同样要插入通条把铅弹推至膛底压住发射药,以保证气密性,增加弹丸初速;然后平端火枪,将扣簧向前推,露出击发槽,将枪机扳到安全位置;最后向击发槽中倒入少量火药,扳回扣簧盖住击发槽。
完成所有步骤后,狄烈深吸一口气,单膝点地,采用跪姿射击。平端火枪,将扣簧推开,露出药室,然后举枪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