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儒教三千年 > 第3部分

第3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风流短跑之神时空中的深情鲁鲁修凌驾于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英雄联盟之玩家对战强势文化手册特种兵张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学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里的英雄传奇四合院之剥夺一切暗区突围之黑金指挥官当原神照进现实家养辅助投喂指南[电竞]杀神快跑,你对象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们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

爱情为主题的诗作较少。有研究日中诗文比较的学者指出,日本的诗歌以“爱情”为主流,中国的诗歌以“友情”为主流。在描写男女爱情少之又少的中国诗歌中,有这样一首诗是讲述恋慕之情的,确实比较难得。

虽然相爱但是不得不分开的故事很多,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便是如此。然而像中国这样由于“孝”被迫分开的情况,在其他国家却不多见。即使陆游身为大诗人,也不例外。

陆游可以说是位高产诗人,他的诗现存有一万多首,但实际上他的作品多达两万,也就是说一旦有感便会赋诗。然而,这首作品仍会令我们潸然泪下。

值得注意的是,陆游是在母亲的命令下被迫与唐婉分手的。儒教在国教化后,家中要以父为纲。从形式来讲,陆家的事情应由陆游的父亲陆宰全权决定。虽然他最终宣布了陆游夫妇的分手,但是之前必定被迫接受了妻子的看法。由此可见,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很强大的,而形式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便可窥豹一斑。

“夫唱妇随”一词出自道家系的文献《关尹子》,这种思想与儒家有共通之处。即便实际上是妻子提出建议,丈夫听从,但在形式上也要表现为“夫唱妇随”。长此以往,人们便可看穿了这种所谓的形式主义。

后世儒教的批判者称陆游为“礼教的牺牲品”。礼教,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礼学的教育”。《孔子家语》中记载:

敦礼教,远罪疾。

到了清代,“礼教”等同于“儒教”。

19世纪后半期,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为了反清,太平天国高举种族主义大旗,在《奉天讨胡檄文》中痛骂满洲趁机窃取了中国政权,言辞甚为激烈,例数满洲十大罪名。

对此,清朝方面负责*太平天国的高官曾国藩( 1811—1872)发表了《讨粤匪檄》(*粤匪的檄文。粤指广东、广西两省)一文进行反击。文中谨慎避开了“勤王”这一称谓。因为中国人认为皇室是由异族担任,所以不愿自称勤王。为了**,他打出了“忠君爱国为正道”的口号,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曾国藩为避开“勤王”,打出了“保护中国礼教”的大旗。《讨粤匪檄》中写道: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

文中声称,此次叛乱并非针对大清帝国,而关乎名教的存亡。

所谓“名教”,即关于名分的教义,在此为儒教的别名。声称*此次叛乱是为了“保护儒教”,而非“保护王朝”。他认为这样号召更为奏效,于是便以此作了一篇檄文。同样,许多人认为清王朝被推翻事小,儒教被推翻事大。

太平天国方面对满洲政权进行了恶意的谩骂,诸如“妖魔”、“丑贱”、“猪狗”,但未曾涉及儒教。关于佛教,太平天国方面认为清王朝所供奉的菩萨神像等也都是蛇魔、妖怪等鬼卒。太平天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宗教团体,按说对于儒教,尤其是在礼拜问题上,应持坚决的反对态度。但他们为了战术需要,同样抑制了“反儒教”的言论,并在檄文中号召“名儒学士”奋起反抗。

此时儒教似乎与中国等身大。政府方面对抗太平天国的义勇军组织者——湘军曾国藩、淮军李鸿章( 1823—1901)也号召保护礼教,即“保护中国”的另一说法。曾国藩他们在选用这一说法时,选用了“礼教”,为了强调这种观点,曾国藩在他的檄文中提到了孔子和孟子。

有朋自远方来(1)

形容儒教与中国等身大,或许不甚严谨。在中国,除了儒教还有老庄思想,有人将此混为一谈,但严格来说,两者并不相同。

可以认为“老庄”思想存在于“孔孟”思想的内部,儒教的形式主义渗入到了其内部。有人虽读的是《论语》等孔孟之书,但在生活中却体现出老子的思考方式,并且大多当事人浑然不觉。

《论语》在开篇第一页写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以向对方询问的形式出现。

太古时期,中国的文章都刻在龟壳或甲骨上,十分费事,因此撰写者便尽量简化文字,省略多余成分。考虑到当时人们可以根据常理理解,便毫不犹豫地舍弃部分信息,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常理也发生了演变,当时认为没有争议的文句,在几百甚至几千年后便有可能产生歧义。

《论语》中就有很多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浮生落羽冷轻寒旅蛙,但提瓦特[原神]我们的故事日娱之指原家的故事全宇宙都是我的粉丝国王的漂亮宠儿[无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