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对这样的人,如果给他长时间考虑,不但浪费他的时间,也是浪费你的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及早作决定。
运用语言技巧和心理战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最后通牒”是让对方放弃观察和侥幸心理的最好方法,请君入瓮同样可令对方自动走进你预先设下的布局中。
不管他有没有时间,或能否获得好结果,给他来个最后通牒,会让他觉得自己的观望是毫无意义的。
所谓“最后通牒”,就是用语言构筑的“大瓮”,为了尽快解决纷争,你应立刻和对方停止毫无意义的谈话,并提出自己最后的要求,让对方去选择。
“最后”这个字眼,除了有某种威胁语气外,还有一种情感的因素在内,虽然对方很难承受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但不可思议的是经你这么一说,原本无法决定的事就非下定决心不可。
相对的,日常生活中,那些说话不犹豫,且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的人也是我们最难说服的人。这种人智商都不低,即使你有正确的理论也容易陷入他的圈套。因为在语言交锋中,你只有一味听他说话的份,这样一来,你心理上的优越感会消失殆尽,无形之中已居下风,根本达不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遇上喜欢以理论攻击他人的,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扰乱对方的气势,听他说话时,你要故意显得三心二意,用蔑视态度说些“是吗?”之类的话,并且要频繁使用感叹词,时而东张西望,时而问一句无关紧要的问题。
如此一来,对方便会觉得他并非一直受重视,气焰也就高不起来,这时你就可趁机反击,将其击败。
故意打断对方的“咄咄逼人”
有时候,你的身边有一些整天唠唠叨叨的人,不停地说些废话,使你无法专心地做事。如果你想中断这种无聊的话,可以借由上厕所、打电话等小事离开现场,几分钟后回来,保证对方已失去高谈阔论的兴致。
如果你面对的是健谈的男士,你可用沉默来对付。若不巧是位太太或小姐,你就得多费一些心思了。除了上述那种方法外, 你还可以故意和她抬扛,找她语言中的错误,甚至假装痛骂与对方毫不相关的人、事,这些都可以使对方说话的兴致大大减弱,最后自讨没趣地离开。
当我们正兴致勃勃高谈阔论时,若被突然打断,无论谁都会不高兴。被你打断谈话的如果是你的上司,你就得小心饭碗;如果是位长者,你就得有挨骂的准备。
任何人都是一样,偶尔一两次还无所谓,若连续被不识相的人将谈话腰折,包管会被气炸。留意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很多。我曾认识一个人,他最大的毛病是喜欢在别人谈兴正浓时泼一盆冷水,插上一句“照你这么说……”接着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谈话。别人讲故事或讲新闻,他都要替别人把自己想象的结局讲出来,使人觉得他太不识相。就好像你正在为电影里男主角的处境心惊肉跳时,他突然说:“有什么好担心的,那人最后不仅没死,还做了将军。”使你顿时失去看电影的兴致。这种不讨人喜欢的说话方法,只要你懂得活用,就会产生另一种效果,让对方不知不觉走进你的圈套,进而结束和他之间的闲谈。一位太太说她有一套对付那些推销员的方法:当对方拿出样品正准备详细解说时,她马上说:
“对不起,我的汤煮好了!”然后转身就走。
一般的推销员只好离去,碰上比较有耐心的推销员她就会一直重复使用这些方法,让对方始终无法连续地说完一件事,这样的方法,使得许多推销员从此以后不再上门推销。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碰上左右为难的事,而有些为难事你又无法用正常方法去解决。例如,你想向上司讨债,但那笔钱的数目又非常小;又如你压根儿不想冒犯谁,但偏偏有人对你提出过分的要求等。因此,你如何运用语言和策略处理这些情况便显得很重要。
别人对你所说的话会使你产生某种情绪,如果开心,你就会流露出愉悦的表情;如果气愤,自然产生怒容。不可思议的是,当你先说让对方高兴的话后,立刻接着说几句使他生气的话,对方就算很生气,但在这一瞬间也不会将笑容换上怒容。因为你事先已经使对方感到愉快,即使随后出言不逊,对方的表情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文化艺术界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指导别人的作品时,首先称赞优点,然后道出缺点,尽管可能言词过激,对方也都一笑置之。
我认识的一名乐师打算到某夜总会工作,却碰上一个善于讨价还价的老板,经过几番交涉,乐师认为薪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