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嘉峪关上的霹雳(第1/3 页)
第28章 嘉峪关上的霹雳
罗楠驾驶着‘幻影’直升机,因为航线不熟,断断续续飞了半夜,快到黎明时,才飞到嘉峪关。
飞到嘉峪关的上空一看,罗楠发现西楚大军分四面正在围攻嘉峪关,西楚大军如蚂蚁上树一般都快把嘉峪关给淹没了。
嘉峪关现在可以说是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被西楚大军攻克。
于是
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的咽喉地带,北靠黑山,南依祁连山脉,自古以来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原通往西楚的第一道门户。
其地理位置极其险峻,易守难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在北秦,它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的关键防线,也是丝绸之路上商旅往返的必经之路,战略意义非凡。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心,嘉峪关见证了无数商品的往来流通。
茶叶、瓷器、丝绸等东方特产由此出发,远销至中亚乃至欧洲,同时也引进了西域的珠宝、香料、马匹等稀罕物品。
这里的市场繁荣,商贾云集,不仅是货物交易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的熔炉。
嘉峪关不仅是一座军事堡垒,更是一处多元文化的汇聚点。
随着商贸活动的频繁,各种宗教、艺术、语言在此交织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信仰在这里和平共存,壁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美。
而此时的嘉峪关俨然是第二个玉门关。
初秋之夜,月隐星沉,玉门关外,一场恶战落幕。
玉门关破。
西楚大军的铁蹄声碾过残垣断壁,向着嘉峪关方向狂飙突进。
而此时,嘉峪关总兵杨震宇接到急报,面色严峻如霜,立刻下令全城戒备,同时飞鸽传书,向北秦皇廷发出十万火急的求援信。
夜深人静之时,杨震宇独坐帅帐,桌上摊开的地图上,红色箭头直指嘉峪关心脏。
他深知,若无及时援助,五万军力对抗三十万西楚精锐,几乎是以卵击石。
但身为一方守将,身后是数万生灵,绝不能轻易放弃。“无论如何,也要撑到援军到来。”
他暗下决心,随即起身,亲自巡视防线,鼓舞士气。
嘉峪关内外,号角连绵不绝,男女老少皆投入备战状态。
妇女儿童协助后勤,壮年男子则拿起刀枪盾牌,加入士兵行列。
城墙上,灯火彻夜通明,箭矢如雨,滚石檑木严阵以待,每一寸土地都被加固加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决。
日升月落,西楚大军压境,铺天盖地而来。
杨震宇率领部众,毅然登上城墙,他的身影矗立于风暴中心,宛如磐石。
他挥剑指向敌军,“儿郎们,今日,我们齐心协力,守住这片净土。即使力竭,也绝不后退半步!”话语间充满了悲壮与决然。
战斗开始,两军交汇之处,血雾腾起。嘉峪关的勇士们以寡敌众,凭借地利与勇气,一次次击退敌人进攻。
每一分钟过去,都有更多的伤者与死者,但他们的眼神未曾有一丝动摇。
正是这份视死如归的勇气,使得西楚大军虽人数众多,却进展缓慢。
多日后,嘉峪关内资源日渐匮乏,而外部救援依然杳无音讯。
杨震宇身负重伤,站在摇摇欲坠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
他知道,每一分坚持,都是给家人与子民争取的一份生机。
“只要我还站着,嘉峪关就不会攻破!”他在心中咆哮,激励着最后的斗志。
此次西楚率兵北伐的是西楚太子项连城。
生于深宫之内,长于锦绣丛中,二十五岁的项连城,却是与众不同。
自幼博览群书,文韬武略,天生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说是此人雄韬伟略一点都不过分。
他渴望走出皇宫的金碧辉煌,投身沙场,建功立业,一展胸中鸿图。项连城的性格中既有少年的热血沸腾,又有超越年龄的老练持重,这样的特质让他在朝堂之上脱颖而出,深受先王信任。
项连城初次领兵,便统率西楚精锐五十万大军,目标直指北方边陲。他立下誓言,不成功便成仁,要开创西楚的新纪元。
首战玉门关,面对的是久经沙场,有‘不败侯爷’之称的罗渊与其麾下的十万罗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