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页)
教治国之策,不论太后、穰侯,还是自己的失误,都可以直说。
范雎刚才不肯让道,是用来试探秦王诚意的,现在看见大王确实至诚至恳,就一针见血地说:“秦国的军事力量足以征服诸侯,可是15年来并没有什么进展,这不能不说是掌握秦国大权的太后和穰侯不愿真心为秦国出力,而大王在策略上也有失偏颇呀!”
秦昭襄王点点头,谦虚地问道:“先生说的都是实话,请你详细地分析给我听听好吗?”
范雎说:“太后和穰侯专权的事,我们以后再细谈。这次单说大王失策的事。眼下穰侯不是正要出兵攻打齐国吗?可是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隔着韩、魏两国。大王即使把齐国打败了,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齐国还有得而复失的危险。最好的策略是远交近攻,把齐国暂时团结起来,先把临近的韩国、魏国拿到手,再发兵攻齐,齐国就容易攻下了。”
秦昭襄王十分赞赏范雎制定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就拜他为客卿。几年后,又撤了穰侯的职,剥夺了太后参政的权力,于是正式任命范雎为丞相。从此,秦昭襄王如鱼得水。倾力推行范雎的远交近攻的方针,击破了其余六国的合纵势力,扩大了疆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做好了准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显然“远交近攻”战略是符合秦国统一天下的国情的,从此以后,秦国矢志不渝的按照这个战略行事,最终统一了中国。
第三十八章: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笔者字面理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有上乘道德的人行无为不显示有德,所以有德。下乘修道的人处处显得道德高尚,所以反而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乘修道的人是无为的,一切依照自然发展规律去作,所以说无为而无所不为。下乘修道的人喜欢自作主张,认为有人为的措施是必要的,所以反而违背了自然规律。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最好的仁术是广泛施仁,所以无所不为。最好的义行是广泛举义,所以都是人为的行为就是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最好的礼制是广泛教化礼仪,都是一些表面现象,所以没有人响应,干脆被伸手把它扔掉了。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所以先有道而后有德,先有德而后有仁,先有仁而后有义,先有义而后有礼。所谓礼是由于人心、忠心和信义淡薄才制定的,社会开始混乱才制定出来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认识事物之初,只是事物外表的感性认识,所以认识事物都是从愚昧开始的,换言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所以识时务的人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奥秘,而不能邯郸学步只知道表皮的东西。因此要去其糟泊取其精华。
笔者感悟
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在本章里阐述了“学无止境”和“华而不实”的辩证关系。
学无止境的故事不胜枚举。我们重点来说说华而不实的故事,华而不实就是光开花不结果的意思,泛指那些学而不精却“半罐子水响叮当”的人。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