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页)
经开铺子的; 每月的收入都不一定有十两银子呢。
“那是,别的人不说,我们村的小猫子肯定会来卖桔子。”丑姑也知道,现在村里人都看着她呢,要是她想独占这份好事,只怕在村子里就越发难以立足了。
“其实我觉得小猫子,人品还不错。干活也肯出边,以后他们家生活会越过越好。”宁二说,最近小猫子经常在丑姑家帮着照顾小弟,大家从小弟的口中也不止一次听到小猫子这个名了。证明小猫子照顾小弟很用心,已经取得小弟的信任也亲近了。
丑姑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也觉得他还不错,起码知道感恩。”
回到家后,丑姑一家子已经吃过了晚饭。天都快黑得看不见路了,那些出去摘桔子的人,才背的挑的,成群结队回来了。看着他们丑姑的心都在滴血,这都是钱啊,黄灿灿的钱,都扇着小翅膀离她远去了。
大家显然心情舒畅,精神好的很。个个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甚至都看不到有多少疲惫之意。其实这些人都是天还没亮就起来了,为了赶时间估计饭也没有吃,相当于空着肚子干了起码十二个小时的体力活。但大家并不觉得累,人人都干劲十足的。
丑姑忽然又有些感动,其实大家还是能吃苦的,为了这点好处,个个都是拿命在拼。要知道平时丑姑他们是骑着驴子来往的,路上不仅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体力。可比这些人轻松了太多。
大家从丑姑家门口经过,时不时的还有人和她打声招呼。丑姑应了几声,就关上了门,姐弟三人到后面的灶房去洗漱,准备要休息了。他们也是一大早起的床,在外面跑了一天也累了。小弟都已经在打瞌睡了。如果不是为了看大家带了多少桔子回来,这个点丑姑家都该歇下了。
她不知道的是,过了一会儿,姜奶奶小跑着过来了,还一路喊着:“大牛,春花。”
有人应了一声说:“呀,走的时候,都看到他俩了,这会儿子,只怕他俩落在后面了。”
显然,这姐弟两体力比不上成年的壮汉,落在后面了。姜家姐弟没有父亲,这种出体力的活儿,一个人去肯定是干不过别人的,只有姐弟俩一起去了。
“还在你们后面多远?”姜奶奶连忙追问。
对方却完全说不清楚,只答:“不知道啊,都是埋头赶路的,哪里知道哦。”众人回村的脚步越来越远了,整个村子都喧哗起来了,出去的基本上都回来了。
天越来越黑了,北风呼呼的刮着,很有股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估计是在变天了。
“姐姐,是不是要下雪了?”明儿缩着脖子问。
“可能吧。”丑姑心里一沉,如果是下雪了,他们就什么也不用想了,只能安安心心的呆在家里,猫冬了。可她却挂记着宁二还差三百多钱才能抓药的事情。并且这三剂药吃了,还得继续吃呢
姜奶奶急了,又大声呼喊着:“大牛,春花。”
可是她的声音被风吹散,零零破碎的消失在咆哮的北风中了。哪里能听得到一点儿回音。显然姜家姐弟两人,落的可不止一点点远了。
姜奶奶听不到孙子们的回音,急得都快发疯了,生怕他们出事,往前跑了几步,又停住,转头又急急忙忙的回村去了。
丑姑姐弟三人在后院的灶房里洗漱,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情。姐弟三人收拾好,就各自回房去睡了。累了一天,丑姑也是倒头就睡着了。
没过多久,姜奶奶和村长带着五个人匆匆过来了,他拍打着她家的大门,大声喊道:“丑姑,丑姑,快起来啦。”
丑姑睡在灶房,离正屋中间还隔了个院子,距离也不算近,再加上外面呼呼的风声,她又睡的沉,根本就没听见。
村长叫了几声,没听到动静,皱着眉头又更加大力的拍门,高呼:“丑姑,丑姑,快开门啦。”
其他人也跟着大声叫起来,把她家的门拍拍得都恨不得要踹开的样子了。
“干嘛呢?土匪进村啦?”丑姑的娘冷着声音怒气冲冲的大喝了一声。
门外众人吓得一窒,过了片刻,姜奶奶才说:“丑姑娘,算我求你了,你快叫丑姑起来吧。”
丑姑的娘虽然非常生气,但对于这个也算是照顾过她不少的老妇人也不好再发火,只得淡淡的问:“出什么事了。她睡着了,在后面听不见呢。”
“我大牛他们还没回来。别人都不知道路,要丑姑带路呢。”姜奶奶急切的说。
“是啦,让丑姑带上你们家的驴子,一起去接人啊。”村长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