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1/4 页)
更听说,在南京摄政王曾经黄袍加身,不过这话儿小安子倒不怎么信,肯定是以讹传讹,不然哪有黄袍披上了又偃旗息鼓的?简直闻所未闻,更不合常理,披上黄袍之时,那就是图穷匕见啊,绝不会又打了退堂鼓。
不过摄政王行事一向匪夷所思,这黄袍加身又打退堂鼓的事儿要真出了,也就能出在他老人家身上。
兰贵人又翻了几道折子,俏脸怒色更盛。
小安子知道,这都是各房各省官员请两宫和皇上晋摄政王爵的,一些官员干脆提出,旧例规制已经不合乎现时之变,是以摄政王晋和硕亲王之际,尊号可不循旧制,更有大臣折子里专门分说这封号,什么“周”“秦”的尊号都出来了,又怎令皇太后看了不生气?
“主子,王爷给您的信”小安子小心翼翼指了指炕桌角的一封黄瓤信,那是摄政王写给皇太后的亲笔信,皇太后一直碰也没碰,小安子本不敢多嘴,但见皇太后气得厉害,想摄政王这封信能释太后之怒。
兰贵人锐利目光扫过来,小安子心里一颤,忙垂手退了两步,再不敢说话。
兰贵人盯着那火漆封口的黄信封好久,终于,还是转过了头,说道:“烧了它。”
小安子一呆,犹豫着。兰贵人冷声道:“怎么你都不听我的话了么?”小安子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去外面端了火盆进来,小心翼翼放在炕桌上,又垂手退下,叫他碰那封信,他可不敢。
兰贵人慢慢的伸手,长长的鎏金彩甲捻起了信。
第七十五章 天堂和地狱
1859年8月,两宫太后及皇上下喻,晋景祥和硕乾亲王,世袭罔替,总理政务院,监国摄政。
政务院十多个部衙随即迁去了南京,总理王大臣下委任状,各部衙主管为外务大臣邹凯之;商务大臣李小村;财政大臣龚秉常;工务大臣袁士诚;教务大臣郭良俊;农务大臣李鸿章;交通大臣伊哈奇;法务大臣李蹇臣;卫生大臣毛昶熙;监察大臣周京山;巡捕总部总管苏纳等。
李小村、周京山、李蹇臣三人加少保,同时各房官员俱有升赏。
大将军王同时改平远军制,平远军步兵、水兵团由大将军统领,步兵团设五镇一卫,实则还是六镇,每镇一万五千人,提督第一镇步兵统领神保,加子爵;提督第二镇步兵统领哈里奇,加子爵;提督第三镇步兵统领韩进春,加子爵;提督第四镇步兵统领赵三宝,加子爵;提督第五镇步兵统领苏红娘,加伯爵;第六镇为卫戍部队,大将军王亲领,拱卫南京。平远水军提督马大勇,加子爵。
每镇下设三个步兵团,由总兵官统领,再往下,则是步兵、炮兵等各营,如此平远军各级军官各有升赏,自是一片欢欣鼓舞。
实际上,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封赏,比如内务局编为内务府,总管瑞四被赏穿黄马褂、加子爵等等。
一小驴肉馆后的客栈院落,院中叫驴呱呱的嘶叫,很快就被人鞭打,声音低了下去。
简陋的书房内,叶昭热的满头大汗,一边扇扇子,一边翻看一本小册子,实则心里还在琢磨广州的动静。
各部衙主脑自不消说,如伊哈奇、毛昶熙等那都是铁杆的后党,比之当日王府六房,这政务院反而更不能一门水儿清。
当然,若不如此,院部制度也不会这么顺顺当当扯起来,而且从此各部升迁官员调动,自己就更要与两宫相商,浑不似王府六房时那般得心应手,不过嘛,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各部衙门迁来南京就是胜利。
和硕乾亲王,想想叶昭就苦笑,这封号不可谓不隆重,乾者天也,自三皇五帝以来就没听说过分封的王号这般吓人的,可说恩宠备至,震古烁今了,但问题是,自己刚刚剿灭一个天王,随即自己就被封作天王,更要住进那天王宫,怎么都琢磨着不是滋味,虽说那位天王是伪王,是贼逆,但怎么想怎么不对劲儿,更别说这乾又可以读干,那可不是干王洪仁�矗�
也不知道兰贵人看没看到自己写给她的信,这封号到底是讽刺自己,用乾字来败自己的气运?亦或是另有所想?唉,反正就是叫自己别扭就是了。
不过气数一说,叶昭倒也并不尽信,就算有气数,老天爷叫自己重生,那是多大的气数?又岂是那么容易败的?
索性也不在想,这些日子可忙得紧,平远军各镇都在加紧肃清江南一带发逆残部,也不可避免的与北国发生了冲突,第四镇在苏松、第一镇在武昌均与北国军队交火,而韩进春的第三镇取了九江,苏红娘率第五镇兵临岳州,只有第二镇哈里奇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