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1/4 页)
焦�!�
“他们通常对战俘很和气,对外国人没有那种本能的敌视,但却喜欢夸夸其谈的说在几年前他们是怎么使得英法侵略者在中国南部遭到了挫败。”
“我终于知道,他们发怒时比狮子还勇猛残酷,我亲眼见到一名强悍的战俘因为对摄政王破口大骂而被几名政府军士兵毫不犹豫的用刺刀捅进了胸膛。摄政王,是这支政府军的精神领袖和统帅,根据我的观察,摄政王对于这支军队的意义和存在感,远远大于南方的中国皇帝。这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情绪,而且弥漫在这支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中,或许,这也是这支军队前进的动力。”
叶昭自然不知道啉达回国后马上撰写的这篇文章,甚至,他根本就没见到啉达这个人,战俘太多了,参加太平军的西方战俘也很有一些,叶昭又怎会去见他们?一视同仁,是南朝对待战俘的一贯政策。
此时的叶昭,策马南京城中,到处枪炮声轰鸣,第二镇三个步兵营已经逼近天王宫,一条条战报飞快的报来。
长街两旁的店铺,平远军士兵挨户进入肃清敌寇,初始百姓吓得要死,但渐渐的,发现这些军人果然并不伤害他们,态度虽说不上客气,甚至遇到漂亮女子还调戏几句,但绝对不会动手打骂,更不抢掠财物,于是一些胆子大的百姓就偷偷探出了头,好奇的看热闹。
马蹄轻响,走在这六朝古都街头,叶昭心中莫名的涌出了朝圣的感觉,南京,见证了多少汉族政权的兴衰?很多时候,叶昭觉得,南京才算是真正的汉都,虽然南京少龙虎之气,难立大一统王朝,但那种莺歌燕舞、纸醉金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人的文明,实际上,有懒散的小市民生活,才说明这是个文明社会,只是很多时候,汉人生不逢时,冷兵器时代,灿烂的文明永远抵抗不住蛮族的铁蹄。
一队马兵从远方匆匆而来,打断了叶昭的思绪。
见王爷麾盖仪仗,身遭数不清的侍卫,骑兵纷纷下马,最前面一位是名女军官,灰色军装,绑腿布鞋,脸庞黑黝黝的,倒也英气勃勃。
“标下第六镇女兵营管带周秀英参见王爷!”女军官单膝跪下请安。
大刀秀姑娘?叶昭一怔,倒真是久仰大名了,只是一直未曾得见,笑道:“起来吧,急匆匆的,这是去哪儿啊?”
周秀英恭恭敬敬道:“回王爷话,听人传信,找到了我后母,标下得爵爷恩令,这就过去看看。”
“哦?可有你父亲的消息?”叶昭微有关切,周立春、刘丽川等给叶昭的观感,可比洪秀全之流强了太多。
周秀英脸上闪过一丝黯然,说:“谢王爷关心,标下还没寻到家父。”
叶昭微微点头,说:“不需担心,周将军定然平安无恙。”
周秀英一呆,忙道:“不敢,王爷折杀标下和家父了!王爷吉言,定能庇佑家父!”
正说话,旁边石狮子台阶上,木门敞开,几名平远军战士见到王爷仪仗就在外面,一个个立时昂首挺胸站得钉子般笔直,走过去给王爷请安他们自不够格,是以抖索精神,能被王爷看上几眼也是好的。
周秀英指了指小院,禀道:“王爷,外面雨大!这就是标下罪父之家,请王爷避雨。”
其实现在小雨稀稀拉拉,天色渐明,不似刚才大块大块的黑云翻滚,压的人好似气都透不上来。
叶昭摇了摇马鞭,说道:“不必了,你快去吧。”
“喳!”周秀英倒退几步,转身进了小院。
叶昭打量着这条长街,古韵十足,石板路,不远处拱形如虹的人间鹊桥,绿柳如茵,正是楼榭清雅,堤岸垂柳,水中海棠,江南风月。
“报!报王爷!伪王杨秀清被擒!”一名小校策马飞奔而来,到了近前滚落下马。
叶昭精神就是一振,东王,却真的想不到能与这历史上评价争论最为激烈的人物见上一面,雄才大略,神棍?为他辩论的阵营可说泾渭分明。
“王爷!家母一定要来给您磕头!”周秀英从那小院出来,略有些为难。
叶昭却是心中一晒,这么快就确定了后母的身份,而且坦然的接受,后世可不敢想象。
见王爷轻轻点头,周秀英才放了心,这时候侧门里,小马氏已经搀着马氏走了出来,平远军刚刚进宅时,可真把姐妹俩吓了一跳,马氏奓着胆子说了周秀英的名头,很快那些士兵就退到了院中。就在小马氏和马氏小声嘀咕,又担心这些兵卒不会去禀告,又周大哥的女儿会不会认她这个后母之际,周秀英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