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留恋和后悔的。过去的就让它留在昨天吧!”
“姐!”小戒唤着她。
“嗯!”
“明天天气好的话;我陪你上香去。”
“你明天休息吗?”
“嗯!”
“那我等下准备些爱窝窝。”
“姐;你知道我和小丫为什么爱吃爱窝窝吗?”
盈姐笑了笑说: “因为有家的味道。”
小戒也笑了笑: “原来你也知道。”盈姐拍了拍小戒的手;小戒叫道: “姐!”
“嗯!” “姐!” “嗯!” “姐!”盈姐睁开眼睛;小戒继续说道: “姐!能够认识你们真好!”盈姐的眼前浮现出第一次见到小戒的样子;一个干瘦如柴眼睛却异常明亮的孩子;也只有那双眼睛还证明他是活着的。盈姐笑了起来。小戒问: “姐!你笑什么?”盈姐说: “当时的你;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咬小丫;那一口咬的有多深啊!”小戒也想起来了说: “把她的手臂当猪蹄了;不过是个竟是骨头的猪蹄。”盈姐说: “留下那么深的一道疤。姑娘家的不好看了。”她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个孩子的脸来;小戒怕盈姐伤心岔开了话题: “姐;明天一净大师会不会讲经啊?”盈姐掐了掐手指头: “嗯;明天正好是一净大师讲经的日子。”
“那明天得早早的起了。”
“嗯!”
…… ……
屋外寒风呼啸着;明天会是落叶满地了。
3。36 血印(2)
檀柘寺
已入冬的北京城景色萧条;被九峰环抱的潭柘寺;却苍松翠柏,泉水淙淙,今日的大雄宝殿外成了讲经台;讲经台上供着释迦牟尼佛像,像后敷设了法座,左右二旁首排位置是比丘席比丘尼席,大众男女分东西座。时间已至维那师鸣钟,二引礼师鸣引磬,为首者迎请一净法师到讲堂,维那师举香赞,为首者随同法师上香礼拜,二旁大众和唱香赞:
“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南无海会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唱毕维那师一人祝愿:
“钟声传三千界内 佛法扬万亿国中 功熏祈世界和平 利益报檀那厚德”
随后大众合掌同声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净法师升座毕,众人佛前三顶礼,归座端身正坐。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释此五章有通有别。通是同义别是异义。如此五章遍解众经故言同也。释名名异乃至判教教异。故言别也。例众经之初皆安五事则同义也。如是诠异。我闻人异……”
一净大师洪亮的声音;响彻佛堂的每个角落;在信徒中初静一身素衣端坐其中;眼睛目不转丁的看着讲经台上的一净大师;脸上似绽开着一朵圣洁的莲花。离她不远的席位上;盈姐手挂佛珠屏息万缘,静聆着法音。身旁的小戒双手合十;虔诚的注视聆听。
三圣殿的银杏树下;银奴如石像般的矗立;银色的面具掩盖着原本的真实。
“……心本无名亦无无名。心名不生亦复不灭。心即实相。初观为因观成为果。以观心故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是为观心标五章竟。观心引证者。……释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觉观心是语本。以心分别于心。证心是教相也。观心生起者。以心观心由能观心。有所观境以观契境故。从心得解脱故。若一心得解脱。能令一切数皆得解脱故。……”
“释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觉观心是语本。以心分别于心。证心是教相也。观心生起者。以心观心由能观心。有所观境以观契境故。从心得解脱故。若一心得解脱。能令一切数皆得解脱故。”银奴在心里来回的默念着这段经文;想用它们来压制身体里上升的血液; “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若一心得解脱。能令一切数皆得解脱故。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若一心得解脱。能令一切数皆得解脱故。……”银奴的身体开始挣扎着;慢慢的颤抖然后扭曲;他蜷缩成一团;手上的青经如暴雨过后的川流;全身变的赤红。他感觉自己快要被撕裂;一个小沙弥看见了;连忙上前去: “施主;施主!”这一声叫唤;把银奴从那红色的漩涡中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