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1/4 页)
首映式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宣传电影,而这部电影的宣传已经足够了。
因此,既然上映得不声不响,而且上映院数只有刚刚1000家,可当天依然拿下了700万美元的票房,到周末则涨至了1100万经过媒体数次的争论,公众对这部本。影可以说已经是望眼欲穿,即使有不少人不屑一顾的认为,这部电影被冷藏了这么久,现在拿出来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进入了电影院,之后……
“这是阿德里安继《肖申克的救赎》之后,又一部给人以希望的电影,从毁灭到重生,阿尔·帕西诺将脾气暴躁却又倔强无比,决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的盲人中校弗兰克完美的诠释了出来,这应该是他几年来最好最出色的表演”……《好莱坞报道》
“这是一段神奇的忘年之交,一个年轻而迷茫的大学生和一个暴躁却一心寻死的中校,因为偶然的邂逅而相互影响,最后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所缺少的东西。不得不对阿尔·帕西诺的演技发出一声赞叹,当他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完全看不出来是个视力完好的人,尤其是那段美妙至极的探戈,小心翼翼却有张扬夺目,让人叹为观止。”……《综艺》
“奇才导演这个称号再适合阿德里安不过了,他完美的将最早的风格有条件有选择的融入到了这部电影当中,虽然始终有着一点之前那些作品的影子,却又完全不同于之前几部电影,这是部出色的电影,特别是弗兰克最后在大礼堂中的演讲,那种澎湃的感觉让人心潮起伏,阿德里安完全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纽约时报》
“剧情和原版的意大利的电影别无二致,善于讲故事的阿德里安似乎从未想过在剧情上多下点功夫,仿佛什么都不改变最好……哦,不对,至少场景换到了美国。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阿尔·帕西诺的独角戏,导演的作用被缩减到了最低,如果说之前我还对他的《霍华德庄园》有所期望的话,那么现在我已经不需要去看了。”……《泰晤士报》
基本上,评论家对《闻香识女人》都是誉多于毁,尤其是美国的评论家,尽极赞美之词,仿佛这部电影是今年最好的电影,仿佛上半年的质疑根本不存在。批评多集中于英国媒体,大多数英国评论家都摆出一副冷眼旁观的模样对《闻香识女人》指指点点,认为如果这就是阿德里安的文艺剧情类的电影的话,那也不过如此。不过,总算,这次两国媒体没有吵起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泾渭分明的局面,一来因为《霍华德庄园》的事情,美国媒体曾本一度说得哑口无言,既然电影上映后展现出来的质量确实不错,自然要借这个机会进行反击了。
二来,电影的主题确实挠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痒痒,“告密者是可耻的”这个观点向来是美国人最为赞同的观点,很多符合主流口味又或者奔票房而去的电影中的告密者,下场都很悲惨。在美国,有些观点是绝对不能颠覆的,比如二战中对犹太人大屠杀的定义,比如同性恋和歧视,比如告密者的评价,这个叫政治正确。
三来,作为主角的阿尔·帕西诺确实非常的出彩非常引人注目,虽然很多人没说什么,但心里都很清楚,在这之前他已经获得过6次奥斯卡提名,但始终一无所获。如果这部电影申报竞争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话,凭这演技和资历,帕西诺拿到奖的几率至少在80%以上
几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于是就造成了《闻香识女人》低调上映却反响火爆的局面。
第一卷 奠基 第一百四十八章 商议
()好看的txt电子书
“感受?我想想……还不错,我是阿尔的影迷,我认为他跳探戈的那段以及最后的训斥的那段真是太棒了”电视机上,一位带着棒球帽的男青年正对着镜头兴奋的说道。
“谢谢,谢谢你的回答。”记者在得到答案之后对摄影师做了个手势,镜头随即从还想要在屏幕上露脸的家伙转向了另一个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黑人青年,他身边还跟着女朋友。
“你好,我可以知道你们的名字吗?”记者率先开口问道。
“嗯……我叫伍迪·安德鲁斯,这是我女朋友米娅·哈里森。”黑人青年似乎有些腼腆,倒是她女朋友很活泼的跟记者打着招呼:“你好。”
“你们刚才看的电影是《闻香识女人》吗?”记者继续问道,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立即追问了起来:“可以告诉我,你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吗?为什么会带女朋友看这部电影?”
“很棒的电影,尤其是阿尔跳探戈的时候,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