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局促不安(第1/2 页)
不多时,小厮脚步踉跄,大汗淋漓地奔到林元正面前。急切地拱手禀报偏厅贵客求见,且事态万分紧急,管事请家主出面会客。
林元正神色骤变,他深知管事林康处事谨慎,能派人来通报,足以证明来人身份已确认,事情定然棘手。想到这,他将袖中的短刀收好,衣角带起一阵风,快步朝着偏厅赶去。一路上,他面色凝重,脑海中不断思索可能发生的状况,脚步愈发急促。
刚踏入偏厅,黑衣男子一眼便认出了他,眼中瞬间闪过几分亮色,见林元正模样年轻,心中虽闪过一丝诧异,却丝毫不敢造次。
他赶忙上前,微微躬身,语气恭谨,连连说道:“小侄胡耀见过林叔,此番前来,实在是家中遭逢大难,万不得已,才来叨扰林叔,还望林叔救我胡家于水火之中。”
听到这声“林叔”,林元正脸上一阵发烫,心里有些不自在。眼前这男子瞧模样应是二十多岁,身姿挺拔、满脸焦急,瞧着比自己大了一轮还多,可就因为自己和他父亲是好友,他便按辈分恭恭敬敬喊自己叔叔。
这辈分规矩也太让人无奈,林元正暗自腹诽,却也只能抬手虚扶,硬着头皮应下:“贤侄快别多礼,有话咱们坐下慢慢说。”
胡耀神色紧绷,眉头微蹙,眼中满是紧张与忧虑。父亲临行前叮嘱,务必前来向这位林叔求助。可当他真正见到林元正,瞧着对方不过十二三岁的稚嫩模样,心中不禁泛起嘀咕,实在难以相信眼前这个少年能帮自家摆脱困境。
但父命难违,况且胡家如今危在旦夕,他只能强压下心中的疑虑,硬着头皮将胡家所遇之难悉数道来。
林元正静静听着胡耀的讲述,神色愈发凝重。他心中暗暗揣测,这患病之人多半来自太子东宫,病因成谜,情况危急,光是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想到此处,他眉头紧锁,脸上满是为难之色,一时陷入了沉思。
林康在一旁瞧着家主这般模样,心里明白他正犯难,赶忙伸手拿起桌上那封密封完好的书信,恭敬地递上前去:“家主,这是胡大人的亲笔书信,特意交代要您亲自开启。”
林元正伸手接过,动作利落地拆开信封,逐字逐句细细读了起来。读罢,他脸上神色复杂,先是闪过一丝诧异,紧接着又有些释怀,最后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信中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太子嫡子李承宗突然身患重病,病情极为棘手,尚药局的太医们穷尽手段,却依旧毫无头绪。在各方压力之下,近来刚升官的胡太医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扭转乾坤的最后指望。
而携信前来的胡耀,正是胡太医最小的儿子。胡太医此番此举,既有送信求助之意,也隐隐带着托孤的悲戚。信中提及,若事情尚有转圜余地,便让胡耀听从安排前去周旋;若实在无力回天,就恳请林元正收留胡耀,随意差遣,只求能为胡家保住这最后一丝血脉。
胡耀站在一旁,神色间满是忐忑与焦急。那封父亲亲笔所书的书信,他深知其中关系重大,连一丝私自偷看的念头都不敢有。
此刻,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林元正,见林叔读完信后,脸上神色不断变幻,复杂难辨。胡耀只觉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气都不敢出,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想说些什么,却又怕贸然开口坏了事,只能在原地干着急,手脚都不知该如何安放。
林元正手里拿着书信,低头沉思,这太子嫡子李承宗,在史书上记载也就寥寥几笔,生卒年月不详,于武德三年六月被封为太原郡王,虽说最终早卒,未能活到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可也不该在这武德二年病逝才对吧。
林康察觉到手中信封异样,下意识地揉捏几下,又轻轻抖了抖,只见另一张信纸悄然滑落。他忙不迭弯腰捡起,神色一紧,赶忙说道:“家主,这还有一张……”
林元正从沉思中骤然回神,抬眸看向林康手中的信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抬手接过,缓缓展开,待看清信纸上的内容,原本平静的面庞瞬间凝重起来,目光在字里行间急切扫过,喃喃道:“竟是李承宗的病情记录……”
原来,尚药局的太医们并非麻木不仁、漠视生命。面对太子嫡子李承宗的怪病,他们忧心忡忡,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差池便是大祸临头。
于是,太医们赶忙将详细的诊断结论以及用药情况,托人偷偷送往胡家,期盼胡济世能够妙手回春,治好李承宗的病,同时也为他们免去这场灾祸。
林元正接过太医送来的病情记录,反复研读,眉头越皱越紧。乍一看,李承宗的症状与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