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家�派鲜�ァ�
待你取回雪莲,就让这些千里马接力传递,早日将雪莲传入京城。”
常何领旨后立即退出。
李世民看到太医令等人还在那里呆立不动,心中的火气又冒了起来,吼道:“你们还呆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快去干你们的活儿?”
众人走后,前殿里空无一人,寂静无声。
李世民独自呆在那里,心中想起皇后的病情,不自禁又垂下泪来。
长孙皇后最终未能等到雪莲花。
这日黄昏,李世民又来立政殿陪伴皇后。
其未入殿的时候,太医令紧行几步立在甬道边,躬身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世民停下步子,示意太医令说话。
太医令小心翼翼地道:“臣刚才探了皇后的脉息,觉得脉象不稳。
只怕……只怕……”他结结巴巴,愣是说不出最后一句话。
李世民此时看到太医令,不像那日暴怒时的状态。
他柔声道:“朕知道,你和太医们为诊治皇后已然尽了力。
朕那日责怪你们,实因盛怒之下而失态。
皇后到底如何?你可如实奏来。”
太医令听了这番话,方才放下心来,他说道:“臣探皇后的脉息,觉得脉象已乱。
臣拿不准,又让数名稳妥的太医复诊,他们与臣的诊断一样。
这样的脉象,是人之将终的征兆。
许是臣等诊断不对,然常人的脉象显示这样,即为临终之前夕。
臣不敢说皇后临终不远,然也不敢不奏。
但愿皇后吉人天相,能度过这阵厄难才好。”
李世民听他的话虽遮遮掩掩,然断定皇后不久于人世也很决然。
他知道,自己盛怒之下骂太医署的这班人是庸医,那是气头上的话,当不得真。
这班人能入太医署,实为当今天下医道精湛之人,皆有真章本领。
想他们已经诊治过多少病人,识脉象不会弄错。
他们既然说皇后即将下世,那是一点都不会错的。
李世民想到这里,脑子里突然一阵眩晕,随后眼角不绝地滚出清泪。
他怔怔地站在那里良久,皇后久病不愈,他许多次也往最坏处想过,总觉得那个时辰很遥远,也就慢慢释然。
现在乍一听噩耗,脑子顿时空落落的,心中轻轻唤道:“敏妹,你莫非真要离我而去吗?”
当夜色渐浓的时候,李世民抬眼见太医令还恭恭敬敬地站在一侧,遂唤道:“你去吧,把最后的事办好即可。
朕知道,你们这一段日子侍候皇后,也费了不少心力。”
太医令躬身退往一旁,头上犹汗涔涔的。
李世民伸手将眼睛揉了几下,试图抹去泪痕,以免皇后瞧见。
殿内已掌起了灯烛,为了怕光线刺眼,灯烛上皆蒙上绛红色的纱罩。
李世民轻步走到榻前,就见皇后正昏沉沉地闭着双眼在那里轻睡,枯瘦的脸庞上,几绺散发垂在那里,衬托其肤色更加苍白。
李世民挥手让菁儿及宫女等人轻步移开,独自一人坐在榻前,专注地凝视着长孙嘉敏的脸庞。
心中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自己那年十四岁,一次和长孙无忌携弓跨马到野外围猎。
十一岁的长孙嘉敏急匆匆地追了出来,通红的小脸上沁着细汗,她大声对二人说道:“哥,二郎哥,听说野外的恶狼凶得很,你们一定要小心啊。”
——那年李世民十六岁、长孙嘉敏十三岁,二人完婚后步入洞房。
李世民轻轻掀起盖头,看到了一张娇艳的、布满喜气的脸庞。
皇心亲疏思易储 夫妻情长珍别离(8)
长孙嘉敏顺势倒在李世民怀中,柔声说道:“二郎,今生今世,我与你永不分开了。”
——李世民随着高祖在太原起义,长孙嘉敏随李建成一起逃出河东。
夫妻二人在太原相见的时候,长孙嘉敏在堂上见到李世民,眼神中透出无限依恋和思念,让李世民那一刻怦然心动。
——玄武门之变前夜,长孙嘉敏携酒走到李世民面前,轻声道:“二郎,你们将行,容我为你们敬一杯壮行酒。”
——长孙嘉敏当了皇后,主持后宫,母仪天下,改变了以前宫廷混乱、嫔妃倾轧的糜烂之风,又使宫闱之中,刑无枉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