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3/4 页)
想当年周世宗只道一声‘断其衣食”党项诸鄯便不得不臣服脚下。我大宋地大物博,僵持下去只会是党项人先倒下,况且,臣也不是说完全取消边贸,党项人的马牛羊驼等也是我大宋急需之物。要开放边贸可以,但要有针对性,有助于党项迅速恢复民生之物咱们不能开放,党项方面除了大宋急需之物外,其它也不准入境。”
许清提到周世宗柴荣‘断其衣食,一语,让赵祯微赫,虽然党项人经过李德明几十年发展生产,自给能力已经不可与周世宗时相比,但李元昊开战这几年来的耗费,使民生又复凋敞,当年周世宗能以一句‘断其衣食,使党项臣服,今又何惧之有,赵祯想到这精神一振。
此时富弼也出来说道:“陛下,臣认同夏宁侯之议,我大宋应限制党项急需的粮、绢、茶、铁等物出境,同时党项人的盐、毡、毛皮等物不得入境。就是牛羊等也要控制数量。”
富弼提到的盐、毡等物都是西夏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且主要贸易对象便是大宋,如果限制了这些物品入境,基本等于断了党项人的一半财源。
许清提出经济制裁的策略后,除了曾亮这个计相担心再度开战,他难筹粮饷之外,其他人倒没有表示反对,许清知道事情并不见得就这么顺利,目前和谈尚未开始,人家根本没必要争什么,一但和谈出现了波折,怕是就有人跳出来挑自己毛病了。到时候把责任全推到自己头上也不奇怪。
许清强硬的应对态度,恐怕就是晏殊也未必尽然认同,大宋啊,往往赢得了战争却输在了谈判桌上,这是有先例的,当年赵祯他爹和辽国签下‘澶渊之盟”开了给辽国纳岁币先河,并不是说当年打输了,被迫签下这种丧权辱国条约。
恰恰相反,签约之前,战争形势已对宋军极为有利,当时的宋军大将张环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了辽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辽军士气大挫,军无战心。
而此时宋真宗一抵澶州,寇准力促真宗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齐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在这种情况下,一战大败辽军也不算难。
虽然就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却派人与辽国签下这耻辱的‘澶渊之盟”而且就许清所知,历史上宋夏和议,宋朝也是向西夏低头,乖乖交了‘保护费,告终的。
许清最怕就是出现这种战场上赢了,谈判桌上却把底裤输掉的情形,才快马从渭州赶回来,三头两头去天章阁给赵祯洗脑的。
┏━━━━━━━━━━━━━━━━━━━━━━━━━┓
┃�1�7网�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
┃�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
┃�1�7�1�7┃
┃�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另版三国之宋辽夏 文字更新最快……】@!!
第一百七十七章 历史车轮的方向
如今看来许清的洗脑工作做得还不错,加上许清渭州一战让赵祯有了底气,倒没有出现历史上和他爹一样,向西夏低头纳贡的苗头。'书签:'
一个人的想法随着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自然会出现不同的转变,赵祯作为皇帝,在历史上向西夏人低头,多少也有些被迫无奈,连战连败,加上国内无钱无粮,比西夏人更急于求和也不奇怪。
而现在却大为不同,狄青与许清的几场大胜,使西夏难以为继,大宋银行的设立,也使赵祯看到了摆脱财政困境的希望,再被许清一再的洗脑,此赵祯已经不是彼赵祯。
天章阁里关于与西夏议和的朝议一直进行了近两个时辰,最后章得象先出来奏道:“陛下,御使中丞王拱辰状元出身,学富五车,对各种典章也极为熟悉,臣推荐王中丞负责与夏方和谈。”
许清心中一凛,他娘的,让这嘴唇拱上天的家伙去和谈,自己估计晚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