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页)
楠道:“晏姐姐,你能带我去看看我家少爷吗?我家少爷被关进刑部大牢了颜真没用,进不去,晏姐姐,你能带我去看看我家少爷吗?”
晏楠悠悠一叹,难怪许清念念不忘让自己照顾好这丫头,两人从xiǎo相依为命的这份感情,早已溶到了血脉里颜为见许清一面,竟视死如归地往枪尖上撞;许清被关在大牢里,不为自己的处境发愁,却首先怕这丫头受了委屈。
晏楠一遍又一遍地抚着xiǎo颜的脸颊,帮她擦眼泪,尽量和煦地说道:我早上去看过你家少爷了,他在里面很好,有官家关照着他,你家少爷没受什么苦,过不了多久他就能出来了,他让我来看看你,让你乖乖在家等着他,你要不是不听话,你家少爷回来就真要生气了。”
“可是,晏姐姐,人家还是想去看看少爷,少爷最喜欢干净,我听说大牢里好肮,少爷他怎么办?还有还有……”
晏楠赶紧衙住她的xiǎo嘴说道: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病养好,要是你家少爷看见你这副样子,他一定会难过的,姐姐答应你,只要xiǎo颜把病养好了,姐姐一定带去你看你家少爷,好了颜乖乖听话,明天姐姐再来看你!”
'。。'
。。
第八十六章 风起青萍之末
淮南东路是大宋朝极其重要的一个路。管辖着包括扬州;楚州,真州,通州,泗州,海州,泰州,滁州,亳州,宿州共十个州,及高邮、涟水两军。
其中扬州、淮安等地已经成为大宋首屈一指的富裕地区,南北枢纽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使这些地方商贾云集,商业极为发达。
淮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司、提刑司衙mén都设在扬州。
提刑司主要的职责是掌本路郡县之庶狱、督治申理冤滥,并岁察所部官吏,保任廉能,劾奏冒法。
前些日子一江之隔的润发生民还好没有殃及扬州,淮南东路提刑使于子曾正感庆幸,谁知今天却接到了刑部的紧急行文,要他彻查漕帮不法之事。
关于润州民luàn是有人背后策划煽动的说法,于子曾也听过一些风声,现在刑部突然间紧急行文彻查漕帮不法事,让他觉察到了此事不同寻常。
漕帮主要是运河上的一些船夫组成,属于半公开的民间帮派,一直以来没有什么不利于朝廷的言论及行为,而且还时常在漕粮等物资转运上与官府合作。地方官府对漕帮的存在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漕帮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京杭运河这些水道上,并不止于淮南东路,但淮南东路确实是他们主要的聚集地区,所以刑部的行文首先便发到了淮南东路提刑司来。
看完刑部的行文,于子曾眉头暗暗皱了起来,正所谓风起青萍之末,能坐到一路提刑使这种正三品的高位上,谁也不会相信刑部会无缘无故针对一个民间帮会。难道漕帮真参与了润州民
于子曾年近六旬,是真宗天禧年间进士,为官已近三十年刚直不阿,天圣年间在京西北路的阳翟任知县期间,于子曾不畏强权弹劾上司颍昌知府官贪脏枉法,并亲自搜集上司罪证,致使颍昌知府丢官去职,于子曾刚直不阿之名从此直达天听,民间声誉也极好。
正因为他刚直的本感觉漕帮之事可能不同寻常之后,于子曾看完刑部行文,立即让xiǎo使把副使领司事林忆德叫了来,林忆德字怀仁,正四品的领司事,四十有六岁,作为于子曾的副手一直让他很满意。
林忆德刚进来,于子曾便把刑部的行文递给他看,然后静静等他看完后提出自己的想法。
“大人,前些日子下官接到一些消息,说是龙mén船厂股东李清阳等人,曾发动大量人手监视漕帮的举动,因为没有造成什么冲突,所以下官也没上报给大人。如今看来,李清阳等人并非无缘无故找上漕帮。而刑部行文虽然只说是彻查漕帮不法事,却极有可能与润州民luàn有关。”
林忆德说完,于子曾便欣慰地抚须点头:“本官也觉得此事不简单,漕帮一直以来没传出什么大的恶迹,如今若真查实漕帮参与了煽动润州民必不能再容其存在,怀仁啊,此事就jiāo由你负责,尽快查清他们的底细,也好给刑部一个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抓紧办!”
“哐啷!”
牢房大mén被人从外面打开,许清从木板上徐徐坐了起来,见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刑部员外郎陈其胜站在许清理了理自己的luàn发说道:“陈大了亲自来,今天是要提审下官了吗?”
陈其胜淡淡地说道:“走吧许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