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然四岁丧父后就离开了家乡,随叔父在随州长大,但乡土之情又岂能因此割舍,他快步出班奏道:“陛下,吉州灾情如此严重,百姓饥寒嗷嗷待哺,朝廷应就近从杭州、苏州等地调集钱粮赈灾,以免灾情扩大,百姓流离失所。”
赵祯理解欧阳修急迫的心情,点点头示意他退下后,对站在文官前排的吕夷简和曾亮说道:“吕相国,曾爱卿,此事不容耽搁,就由政事堂协调各地方官府,户部尽快调拨钱粮,尽快救济吉州百姓。”接着赵祯又对黄平中说道:“黄尚书尽快从工部chōu调人手前往吉州,主持修复河堤一事。”
吕夷简、黄平中和曾亮纷纷出班应喏,只是曾亮却接着奏道:“陛下,眼下尚未夏收,正值青黄不接,各地府库空虚,前翻刚从江南各路额外调集了一批钱粮支援西北军,现在江南各地恐怕再难以调集到钱粮。”
曾亮话声刚落,谏官王素便快步现班奏道:“陛下,户部掌管举国之钱粮,如今灾情似火,岂能以尚未夏收为由,就枉顾千万灾民急需救济的事实,臣要弹劾户部尚书曾亮办事不力,敷衍塞责,请陛下明断!”
王素这一下让整个朝堂都炸开锅了,一时间真个是群雄并起枪舌剑,户部调不出钱粮是事实,灾民急须救济也是事实,各方说各方的道理,整个文德殿luàn成一锅粥。赵祯被吵得头晕脑涨,双手抚额。司殿太监赶紧出来大喊肃静,殿中吵成一团的大臣们这才悻悻归列,赵祯这时才对吕夷简问道:“吕相国,此事你可有何对策?”
钱粮支度开国之初便从政事堂划归三司使,不在宰相的职权之内,所以这时吕夷简反而轻松一些,赵祯问起,他徐徐出班答道:“陛下,目前最紧要的是解决灾民的口粮问题,户部无粮,那只有从粮商手里购粮,江南各路乃我大宋主要产粮区,各地粮商手中定有着大量粮食,所以臣以为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吕夷简是老成jīng的人物,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谁不知道江南粮商手中必有大量粮食,问题是现在朝廷不是没钱采购吗,总不能去抢吧。但他又确实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各人不好说他什么。赵祯也感到很无奈。
这时欧阳修再次出班奏道:“陛下,为了吉州万千灾民,臣愿捐出一年奉禄,尽臣的一点微薄之力。”欧阳修这也是无奈之举,户部无钱无粮众所周知,但吉州是他的老家,又不能弃之不管。
赵祯叹了口气,对欧阳修佳许了两句,转头对站在殿角的阎文应说道:“传朕旨意,自今日起,宫中用度裁减三成,以支援灾区百姓。”
皇帝都发话了,殿中站着的大臣还有什么话说,各人纷纷捐出一年或半年的奉禄,反正瞧眼下这情形,这奉禄能不能发下来还两说呢,还不如拿来博个美名。
此事争到最后也只能这样不了了之,大臣们捐出奉禄,户部尽力筹集钱粮,没有钱粮说其它一切都是空话,赵祯觉得心里的苦涩味是那么浓,他是个仁君,现在看着灾区百姓受灾却无能为力,心里充满了自责。
一bō未平,一bō又起,礼部shì郎钱应物出班奏道:“臣启陛下,赴辽国使团传回奏报,经过枢密直学士富弼等人努力,辽国国主耶律宗真已同意罢兵和谈。”
外jiāo事宜归礼部主管,所以此事由礼部shì郎奏报事属正常。
礼部shì郎钱应物说到这,大殿中包括赵祯在内都lù出了难的喜sè。契丹人在真定一线集结十万大军,一付泰山压顶之势,一直以来就如同悬在大宋君臣头上的一把利剑,如今听到耶律宗真同意罢兵和谈,人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时大宋国内已经luàn得一团糟四起,灾情频发,应对西夏人已经让大宋上下jīng疲力竭了,如果此时辽国再大举兴兵的话,大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真是不敢想像。幸好富弼等人不负众望,至少此刻,殿中各人对富弼等一班出使辽国的使臣充满了感jī。朝堂之上平时再怎么纷争,但这些文官们谁也不想去面对战luàn这是肯定的,从辽国南京幽州到大宋东京汴梁,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大宋虽然在真定一线建造了很多防御工事,但这个时候,军需粮饷皆缺,兵无战心,守不守得住谁也不知道,一但契丹人突破真定一线,以契丹骑兵的速度,只须两日便能兵临黄河北岸。到时候整个大宋危矣!
礼部shì郎钱应物看着殿在众臣面l轻轻咳嗽了两声,这才艰难地接着说道:“辽国国主耶律宗真虽然同意罢兵,但……但要求增加五十万两岁币。”钱应物奏完后执笏低头不语。
一班君臣听后也倒吸了一口冷气。真宗时与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