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页)
此同时,人们总是说道法自然。现在已经是这样了。我们就让它自自然然地发展吧!”
最后的结果是:丝商卖出了他全部的旧丝,赌徒赢回了他的全部家产,而盲人依然是盲人。丝商和赌徒都很高兴,分别来到三清神的庙宇里来还愿。
盲人因为输光了财产,仆人们纷纷离开他。他很伤心,又找不到三清神的庙宇,只好在赌场里唱小曲儿,把自己的故事唱出来,让人们消遣,挣一点钱糊口。
灵宝天尊知道了这件事,更是不满,一定要道德天尊给他一个解释。道德天尊没办法,只好闭上眼睛,导引自己全身的血气,使自己沉静下来。
这时元始天尊说话了,他说:“现在的人们,都已经不相信自己了。
他们把自己的命运都寄托在我们这些神仙身上,好象我们成了他们的救护神。但是,任何的救护行为都是有代价的,我们必须要负责任。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只能自己把握,虽然我们是神仙,但是这个责任,我们实际上是担互不起的。凡间的人们对于不可思议的事情越来越痴迷,所以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至于背离了世界自然的法则。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自然法则。自自然然,自然而然,这也是道的运行法则。所以,尽管生意场上往往风云不测,赌场上也是多有大起大落、输赢不定的情况发生,但是毕竟还是有自然法则可以遵循的。
丝商可以走运,赌徒也可以赢钱。但是,让一个生来就是瞎子的人眼睛变好,这个变化太大。已经远远偏离了道的自然法则。所以我认为老三的做法是对的。”
灵宝天尊一听这话,觉得很有道理,也闭上了眼睛,把自己的精神归集到一处,进行集中的反省检验。
过了几年后,这个盲人终于打听到了前往三清庙的路,跌跌撞撞地进入了庙里。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花布帕,从里面掏出两吊麻钱,把其中的一半搁在供桌上,然后向三清尊神诉说:“这几年我一直在反思,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的**太大,我的要求太高,已经远远超过了道的法则。因为神仙也是遵循道而生活,所以我对你们的许愿,也远远超出了神仙的法力。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来还愿,捐出我一半的财产,来感谢当时对我的指引。”
听到盲人这番祷告之后,元始暗自念咒语,盲人突然一下子可以看见东西了。
灵宝天尊很友好的对道德天尊说:“道的自然法则就是这样。不是没有变化,只是因为变化的条件尚未达到。当达到了变化的要求时,一切都是可以变化的,这就是道法自然的意思。”
在道教典籍中,有一部重要的经典,叫做《太上感应篇》,据说是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对人们的诏谕。在这部典籍的开头说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无论是商贩还是赌徒,以及重见天光的盲人,他们的善恶报应虽然有先有后,但是丝毫不差,如影随形。这就告诉人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能克制**,不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不背离道的准则,积善行德,一定可以获得莫大的福报。
三清天尊是道的化身,代表道来剖判人间的善恶,决定人们的祸福。人们的言形举止都会感应于大道,感应于神明,从而为自己的遭遇创造条件。
归根结底,还是要求人们对自己的动机和行为负责,芸芸众生的祸福报应,都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八章: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长生大帝,玉清真王,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因为他主寿,所以又叫“寿星”或“老人星”。汉族民间认为供奉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这位仙神其实是道教追求长生的一种信仰。
寿星形象为一白发老翁,鹤发童颜,面目慈祥,所拄弯曲拐杖,必高过头顶。常被汉族民间用作年画图案,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南极仙翁的洞府在昆仑山,徒弟有鹤童、鹿童。
南极仙翁不属于十二金仙,但是其法力在十二金仙之上,在封神榜中他和云中子、燃灯道人因没有杀劫,而没有被引进九曲黄河阵的仙人,不用经历杀劫既不用重新修炼,因此三仙的造诣在其他十二金仙之上,后来南极长生大帝,其修为已经不逊燃灯道人。
对于南极长生大帝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元始天尊长子之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