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页)
动员家母无私奉献家产支持革命有着直接的关系。
像王朴那一代成长于抗战初期时期青年,当时摆在他们面前有两大问题:一是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大片国土沦陷,国家民族的出路何在?一是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人生的道路何在?有正义感的爱国青年,都要追求这两大问题的解答。王朴的爱国思想和革命正义感特别强,所以在这两个问题上追求得更加热切。以他的富裕的家境,本可以好好念书,深造学问,将来在社会上做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可是,这些东西和他的志趣、抱负和性格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相反,是伟大的民族斗争烽火和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成了他人生最崇高和愿意为之献身的事业。对此,他也常自豪地对同学们说:“如果不是抗战爆发,找到了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像我这样出身的人,可能读完大学就出去留洋镀金,不会来关心国家大事了。”
抗战开始,中国共产党便在武汉出版了《新华日报》,生活书店也在重庆设立了分店,发行进步书籍。从那以后,王朴就是《新华日报》和生活书店的忠实读者。他每次进城总要买一批书刊回来,所以在他入狱前夕,几乎保存了全部的《新华日报》和《群众》、《解放》、《理论与现实》等进步刊物。生活书店出版的重要书籍,他一本不漏地购买齐全。他有读书的良好习惯,对理论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马列主义原著,他有计划地一本一本地仔细阅读,度写眉批、做笔记。在假期中,他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读书上。王朴眼睛近视,从少年时代起就戴上深度的近视眼镜,可并没有影响他如饥如渴地学习与读书。求知过程中,他逐渐建立了马列主义的信仰,从此以后对民族的道路看得清楚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找到了方向。王朴的进步思想和行为,也影响和争取了家庭成员的进步。他父亲在抗战中期就去世了,其母是个受过中等旧式教育的善良妇女。王朴先动员母亲一起跟他读《新华日报》和有趣的现代小说。这个计划竟然成功了。有一次他与同学见面,兴奋地说:“我母亲现在也看《新华日报》了。最近还看了高尔基的《母亲》,她不习惯看新小说,但是她对这本书感到了兴趣。”争取母亲对革命的同情,这是王朴献身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步骤,也表现了王朴对革命事业的远见和忠诚于党的高尚品质。
重庆及四川,长期以来经受过封建军阀的长期黑暗统治,各派军阀在此长期混战,搞得民不聊生,社会黑暗重重。所以,这里的爱国青年,无不对封建军阀和反动统治切齿痛恨。可是蒋介石为首的同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腐败、残暴与黑暗的统冶,更甚于原来的地方封建军阀。这更引起了爱国青年的反感与憎恨。王朴的表现尤其强烈,每说到反动派的种种罪恶,他总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愤怒。抗战时期,他就得到这样的结论:不推翻蒋介石反动派的统治,国家民族是不会得救的,更不用说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这时期,王朴通过接触和学习毛泽东等人的著作,思想进步更大了,认识社会和时局的能力也更强了。抗战初期,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一书,提出了抗日战争的道路与发展规律。这本书在当时蒋管区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反动派深为忌嫉。许多同学们都听过王朴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据说蒋介石看了《论持久战》一书后,勃然大怒,喊左右来问:“为什么不用我的名义写一本这样的书 ?''”有一个人答道:“报告委员长,这是人家毛泽东先生亲自写的,一般人没有这样高的见解。”蒋介石哑然失措,立即喝退了左右。每每讲到这样的故事,王朴总会发出畅快而爽朗的笑声。
剥削阶级出身的王朴,虽家境富裕,但他的个人生活却相当简朴,直到上大学,仍然穿着朴素的布制服。他从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衣着打扮和其他生活享受上。他还有劳动的习惯,王朴有几个弟妹,可在家庭中,他除了带领弟妹料理自己的生活外,还经常干家务劳动。他一生讨厌奢侈和浮华的生活。
1944年,王朴进了复旦大学。在这里,他更加积极地参加进步同学的活动。王朴的一位复旦大学同学何燕凌先生回忆道:1944年夏天,北碚夏坝复旦大学新生入学的日子里,新闻系新同学中一个既热情又冷静、既活跃又沉默的四川本地青年,引起了南方局青年组的复旦“据点”核心组的注意。他刚入学就把不少同学吸引到他的周围,带领他们一起看《新华日报》、《群众》等进步报刊。不久,这位新同学又组织一批同学在校内创办了壁报《。:学窗》。我党在复旦的“据点”核心组就是通过《。:学窗》壁报社的骨干分子主动地与这位同学取得联系。他就是王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