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 两块地(第1/3 页)
最终,经过各方博弈,华夏复兴科技总估值200亿,董事会股权结构如下:
李澹旦,董事长兼总经理,持股占比49%;
陈燃,董事会监事,持股占比1%;
科学院产融基金会,一致行动人股东,持股占比15%;
京都大学产融投资基金理事会,一致行动人股东,持股占比15%;
雍州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席位,持股占比15%;
任兴中等十二位独立董事,持股总计占比5%。
除陈燃外,李澹旦承诺,一年内向公司注资二十亿,其余股东均要求半个月内注资到账。
当天下午,签约仪式完成后,雍发投搞了场庆祝晚宴暨第一次股东大会,李澹旦在晚宴上向董事会汇报了市场预期规模和盈利估计,并列出了详细的计划时间表。
当然了,他汇报归汇报,底下的人信不信就不好说了。
事实上,根据讲完后陈燃给他的反馈,貌似没人信他吹的,都以为他在打鸡血,包括陈燃本人在内。
一年投产,三年收回投资,五年做到全球第一......
这特么谁能信?吹得太离谱了。
别人光刻法投1500亿,也不过是升级了一轮工艺而已。
不过,要是换个说法,两年技术成熟,三年投产运行,五年覆盖国产替代市场,七年收回投资,这样的预期大家还是比较一致的。
看好,所以才投钱。
李澹旦知情后,也没跟股东们哔哔叨,就当不知道,依然如春风拂面般笑脸盈盈地一桌一桌敬了酒。
毕竟,钱还没到账呢。
真金白银进账之前,他这个光杆董事长,就得怂一点。
......
第二天,李澹旦就又带着黄静,动了起来。
黄静已经提交了辞职报告,因为有李澹旦提前打招呼,陈燃看在两个亿的面子上,只骂了几句两个狼心狗肺的狗东西什么的,便答应了。
接下来,要尽快搞定地的问题,要不然招聘来了员工都没地方安置。
雍发投的老总张大伦现在也算自己人了,给李澹旦物色了两块地做选择,今天他和黄静就是去实地考察的。
第一块地很大,足有2000亩,占地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京都大学,位于咸安北侧远郊的向阳村,盐碱化很严重,只能用作工业用地,但产权还是属于当地的村集体。
这就意味着租地成本不会高到哪去,跟村集体砍价就完了。
张大伦已经询问过,这片地反正荒着也是荒着,村里愿意以一亩一年800元的价格出租,就是合同租期有点短,要求五年一签。
到地方后,坐着黄静的车转了几圈,又跑到村里问了问情况,李澹旦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这地咱们要了,回头你跟村里谈,价钱好说,但租期至少十年一签,这一点要咬死了。”李澹旦对黄静吩咐道。
黄静点点头,还假模假式的拿出纸笔记录了一下,道:
“李总放心,我这就去谈。”
“今天还谈什么,走吧,再去看看下一块地,回头一起办。”李澹旦拉着黄静就出了村子。
路上。
黄静一边开车,一边才回过味来:
“李总,你不会是两块地都想要吧?”
“去看看再说。”李澹旦没有否认,简单回了句。
心里却琢磨着,接下来摊子要越铺越大,这两块地够不够用还是个问题呢。
中午,赶在饭点前到了新开发区科技创业园。
这里位于城西,跟燧燃科技大厦直线距离不超过五公里。
李澹旦他们要考察的地位于园区东北角。
车还没开到,黄静就已经介绍起来:
“老张说的原来是这块地啊,这里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咸安卷烟厂,肥的流油,因不符合科技园区的产业定位,被整体迁走了。
但因为有钱,留下来的也都是好东西,有两座大型厂房,纯钢结构,非常结实。还有两栋六层大楼,一栋办公,一栋住宿。我们要是能接下来,厂房内部装修改造一下就能直接用来做产线调试,办公楼可以改部分实验室,宿舍楼的水电气管路也都是现成的,又能节约不少钱。”
“你以前来过?”李澹旦见他这么了解情况,随口问了句。
“燧燃以前盯上过这里,我来考察过。”
“哦